时间不舍昼夜地奔流,转眼到了十二月中旬。
自从老姚脑干出血,八月多住院,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心痛与难熬,对人生无常的感触,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得。
当然,也收到了许多关心和照顾,还有很多人出手相助。在这里,特别感恩,这给了暗夜中的我非常多的温暖和慰籍。
我因此非常珍惜这份温暖,在很多个难熬的时刻努力调整自己,希望始终能做个有温度的人。
告诉自己越是处于困境,对待问题越要积极,去面对、去解决。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时间的分配。照顾老姚、赚钱、照顾孩子和家庭……整个人像乘了2.5倍速,时间和精力总觉得不够。
但不管处于哪里,不管什么时候,都还是要去学习,去改变和成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01 记录
最近的感触特别多,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平静下来,随时记下一些文字。
在医院、家和单位途中的公交车上会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可以用来睡觉,或者写点文字。
写作多在时间的缝隙来完成,只不过修改完善和后期工作没有多少时间去做。
许多文字就放在手机里,作为记录、梳理,也是一个出口。
02 阅读
字随时可以写,反而是阅读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时间。今年以蜗牛的速度读完了几本书(《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活法》《富兰克林自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与往年不同的是读得比较多的是实用类的书,比如成长传记类和教育方面的书。
之前,多读的是文学类书籍,最近两年有了一些改变,由务虚慢慢转向务实。
以前注重体验,读书为了愉悦身心,而且对畅销书总是抱有抵触的心理,现在讲究实用,对畅销的东西有了更多的包容和接纳,并愿意去理解和发现畅销的缘由。
阅读没时间做笔记就把非常喜欢的东西随手记在手机便签里。
这其实都是上学时的学习方法,现在拿来依然觉得可行。可见,一个人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比学具体知识更重要。
文学类的书籍可以体验别人的人生和故事,但如果教人成长和进步,我想还得选实用类的书籍。
其实,从年龄上说,读书的种类,应该反过来。小的时候读传记,传记教人做人做事,形成品格,年长定性了再读文学作品,会多一些感悟。
可惜,以前没有这方面的觉悟,也没有碰到心动的传记,直到现在才补上。不过,读书永远不会晚点。
03 记账
下载了一个记账软件。把每天的花销和收入记在里面。对自己的财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以前的时候我从来不记账。对自己的花销只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现在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有一个明确的来处和去处。对自己的财务清晰,才能在接下来的每一步做到心里有数,对自己接下来的事情也会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安排。
以前经常在网上购物,快递一周三五件属于正常,现在基本一周也就一个快递。花销主要从服饰、美妆和书到被医药、日常用品和饭蔬水果代替,惟一不变的是书籍。
04 饮食
买菜,做饭,很少在外面吃。研究各种菜谱,了解菜的搭配和粮食的功效。
在家的时候,早上基本是五点半起床做饭。
在学习做各种美食的同时,本着营养均衡的原则,每天做的饭尽量不重样,对营养也有了一些关注和简单学习。
蔬菜、水果、面食、粗粮,减少肉的摄入量,更多地用牛肉代替猪肉。
05 运动
自从老姚生病后,就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保持健康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的责任。
当然之前也有关注,一直在做运动。曾经每隔一晚跳舞一个小时,因为时间上不允许,又加上儿子中考锻炼身体的需要,就和他一起跑步,做做俯卧撑和坐位体前屈。
各自定了目标,一起锻炼,成长和进步。
06 学习
除了阅读,碎片化的时间,偶尔看一点纪录片。前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的积极心理学,一共二十多堂课,一节课七八十分钟。四五个月,也只看了一半的课程。
人到中年,系统学习的成本更加昂贵。当然,主要还是时间。
有时,到学习群里看看。
一位同样写公众号的朋友丁是丁,建立了一个收费的学习群。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于是入了群。
她说建群的原因是分享好观念。我觉得这样的初衷挺好。
时不时进去看一些感悟和丁老师一些随时随地的看法也可以收获一些成长。
我相信成长是一点一点地堆积起来的。种好每一个“当下”,才能收获“黄金”。
最近感悟挺多,但此时最想对自己说的话是:余生很贵,请勿浪费。
以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