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时代。虽平生不见史传,但所著小说流传至今颇多,如:《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其中《三国演义》深为世人所熟知。
《三国》是以东汉末年为时代背景,广泛而具体的描写了魏、蜀、吴等封建阶级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反映了当时某些历史情况。
东汉末年华夏大地的沃土上兼并着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全书以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行动——黄巾起义拉开帷幕。而后以魏、蜀、吴三国为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占据地利;刘备仁德广布,占据人和,三分天下,成鼎立之势。在百年战争中,谋士斗智,波澜壮阔,悲壮惨烈,景象万千。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并不无道理。纵观历史洪流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具其态。其中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位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为两国的重臣,且皆深知文韬武略,通权知变,可谓当世之奇才。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作者并将其神话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价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中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在与司马懿交手之前,他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论才干,论智慧,诸葛亮较司马懿略胜一筹,可二人功业却相反。
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第一对手出现,正是因为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最终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惨遭失败,死于五丈原,死在跟司马懿的对抗当中。但对这么一个非常顽强的对手,别人恨他还来不及,诸葛亮却很欣赏司马懿,对他另眼相看。在司马懿还没有正式出场,大显身手的时候,诸葛亮就称赞:司马懿“乃世之英雄”。 曹操评价刘备是英雄,是慧眼识英雄;诸葛亮评价司马懿是英雄,也是慧眼识英雄。 诸葛亮以“千古第一贤相”的美誉流芳百世,他一生不怕曹操,不怕孙权,当然更不怕周瑜、夏侯惇之流,这些人他全不放在的眼里,唯独将司马懿视作他的真正对手。
问题是,诸葛亮在众多人中为什么偏偏看重司马懿?
因为司马懿在性格上没有巨大缺陷,他不像曹操、周瑜,这些人都有突出的性格优势,同时也有明显的性格隐患,像曹操性格多疑,周瑜气量狭小。这些性格缺陷,易于被人把握,在真正的战争中,容易受到致命的攻击。虽然司马懿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也没有太大的缺点,所以谁碰上这种人都会觉得非常难以对付。
诸葛亮“六出祁山”,表面上看似乎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最后他也没有消灭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军队。
我们看到,诸葛亮一直打胜仗,甚至让司马懿在上方谷险些丧命。但最终司马懿还是保存着实力,还是没有被打败。诸葛亮好像胜了,但从来没有大胜,没有彻底地胜;司马懿好像败了,他却也没有被彻底打败,因为他始终是有实力的。
在魏蜀两国长期对峙中,正是司马懿的坚忍不拔才一次一次地阻挠了诸葛亮的北伐大业,从而成为诸葛亮战略上和战术上的真正对手。
作为对手,最让诸葛亮头疼的就是司马懿的那股软磨硬抗的劲儿。司马懿采取的战略决策是:战略上防守,战役中固守。他坚信自己最后会赢,所以从不担心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输。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战术就是:你来硬的我就来软的,你进攻我就守,你撤退我就追,反正我粘着你。所以,“六出祁山”形成一种僵持的局面。在这个僵持阶段里,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司马懿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司马懿总是不会败到一败涂地,总是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继续跟诸葛亮抗争,打持久战。
当然,这种战术跟司马懿的性格大有关系。司马懿的性格虽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至少有一点很明显,就是他的多疑,特别地多疑,在这点上他很像曹操。正因为他多疑猜忌,所以办事非常谨慎。尤其是碰上诸葛亮这样的对手的时候,他更是极其小心谨慎,极其多疑多虑。
其实,多疑并不一定就是缺点,有时它可以成为一个优点,前提条件是多疑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但是从司马懿的具体表现来看,他的多疑有时并没有真正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有时小心谨慎到了过分的地步,这样就不免贻误战机。
最典型的就是“空城计”一战。古人说:“料事者先料人。”要预料一件事情,首先要预料一个人,要充分吃透一个人。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的对手司马懿也是个聪明人,所以诸葛亮才能神机妙算,算定司马懿不敢贸然破城。所以,“空城计”的故事,不仅表现出诸葛亮的智高和胆大,也不仅表现出司马懿的多疑与谨慎,同时也表现出司马懿的过人智慧。更重要的是,“空城计”故事还表现出司马懿的战略决策,他决不轻举妄动,不轻易涉险,一门心思为了保存实力以便跟诸葛亮软磨硬抗到底。
诸葛亮两大军事战役南征取得成功、北伐受阻于司马懿。
诸葛亮北伐出兵六次,多次无功而返。虽然诸葛亮在北伐中算无遗策,多次打败了司马懿,但却没有彻底打败他。诸葛亮北伐最大的难题是粮食。蜀军的粮食要通过千里栈道运输到战争前线实在非常困难。所以,时间利于魏不利于蜀。虽然诸葛亮认识到这一形势,但却没有从战略方针的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司马懿认识这一形势,采取了软磨硬抗的战略决策,最终活活拖累死诸葛亮。所以说:诸葛亮是战术高手,司马懿是战略高手。诸葛亮赢得一场战役,却输掉整个战争。
所以军事上司马懿略胜一筹。
诸葛亮在内政上是最为世人称道的。在蜀地原刘璋的基业上靠法治的严明,一系列务农、息民政策使蜀国积蓄了与曹魏抗衡的实力。在刘备死后,他能继续推行联吴抗曹操是非常的明智之举。
而司马懿呢,著名的曹操大规模军士屯田,是由于司马懿的倡议而创办的。司马懿在主政时期更大兴军屯,广开漕渠,使“百姓大悦”为统一中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该说诸葛亮面对的困难、事情比司马懿艰难得多,复杂得多,所以内政方面诸葛亮略胜一筹。 在刘备死后,蜀国人才逐渐凋敝。军事后备人才唯姜维而已,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及的文臣,并未做出什么能扭转或延续蜀国的事来。北伐时,有人曾推荐素有战功的魏延和吴懿,诸葛亮不听,任用马谡不当致使兵败。应该说蜀国曾经的人才济济的局面功在于刘备,而非诸葛亮。
司马懿在世族垄断政权的社会中,提拔了不少出身低贱但有能力的人才担任军政要职,如后来作战有功的大将邓艾、石苞,都出自“草根”。
从用人方面,司马懿所胜应说已非一筹了。
从事实上讲司马懿实现了统一中国。所以我认为司马懿较诸葛亮更强一些。
而在《三国演义》中, 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孙权的江山是继承下来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打下来的!”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 他被写成奸诈之人, 但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被抹杀. 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 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 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 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 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 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 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 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 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 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 提出了" 唯才是举" 的用人方针, 于公元210年下了一道《求贤令》. 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 ,指出现在天下未定, 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 他希望在他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 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 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后来, 曹操于公元214年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 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 唯才是举" 的方针. 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 力戒求全责备, 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没有关系, 只要真有才能就行. 经过一番努力, 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 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 形成猛将如云, 谋臣如雨的盛况。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 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 在赤壁的惨败之后, 曹操并未一筹莫展, 而是笑着说了一句" 今北方仍由我所据", 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 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 喜欢作文赋诗, 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 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赵子龙------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名将
赵云开始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坡恶战,赵云几进几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保护刘禅和甘夫人安全脱险。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在演义中,赵云英武潇洒,武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是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小说人物之一。
关羽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人士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 厥后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 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动静, 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 但最后还是回来了, 不但仍算忠, 并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 凤眼, 卧蚕眉, 面如重枣, 青龙偃月刀", 厥后加上" 赤兔马", 刮骨疗毒不惮疼, 斩颜良, 诛文丑, 几乎变得全国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 需要一个可以或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士之臣臣, 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 能文能武, 足智多谋, 并且一生谨慎, 鞠躬尽瘁。他借东风, 草船借箭, 三气周瑜, 智料华容道, 巧摆八阵图, 骂死王朗, 空城计, 七星灯, 以木偶退司马懿, 锦囊杀魏延, 这些个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认为这类人应该相貌不凡, 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 面如冠玉, 头戴纶巾, 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又论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 有多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 说得刘备都不敢听, 但是他没有杀刘备, 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气量宽宏, 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 与其誓不两立, 只要把诸葛亮杀了, 东吴的全国就承平了。厥后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士, 便想杀刘备, 至少把他留在东吴, 东吴的全国也承平了。目光短浅, 宇量狭小, 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 曾谋杀董卓, 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 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带给我们的不是表面的群雄割据、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是内心深处的那种心灵上的震撼、那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