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比较适合初入职场的小白阅读,就像个“预告片”,预告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真的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快速找到应对方案,从初期培养起自己良好的工作习惯,避免一定程度的迷茫;
同样适合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再阅读,检查或者反省自己的职场行为和想法,书虽然简单易读,但是全都做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感悟1、PREP模式——先讲结论的表达方法
关键点:先讲结论,直奔主题,结论先行
1、优势和后果感悟:
优势:短时间内传递信息,节省沟通时间,工作种会对接很多人,结论先行可以快速提供信息表达需求,提高协作效率,直奔主题,讲自己的需求让对方更快理解自己,产生有效的协作;
后果:如果没有注重结论先行,沟通成本增高,在时间范围内容易完成不了任务,最终自己和团队去填坑,效率低下;
2、高效协同+结论先行的前提:有时候不知道讲什么结论的情况,可能是都没想清楚,所以高效协同前提是想清楚有可执行的方案,或者带着自己的思考分析去沟通,再直奔主题,可以避免很多无用功;
3、工作场景举例:写广告策划方案/报告的时候,需要一页一结论,别人不一定会去花很多时间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读PPT ,所以可以结论先行,先讲你要做什么事,什么主题,再来讲这么做的具体规划,但是也有一些弊端:对方可能看到你的创意/方案结论之后就没有兴趣了,可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4、需要注意的点:中国式职场关系的“度”的掌握,注意场合/语气/表情去直奔主题,在不影响严重对方心情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给对方建议。
对应的可以落实的方案:
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的时候,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语气和表情去沟通,思考充分;
表达自己报告/方案/策略的时候,优先结论先行,分主次,也有所保留后续再制造期待;
回答领导或者同事问题的时候,先说 “YES or NO”,如果是NO,可以为对方提出自己对解决这件事的想法。
感悟2、明确对方的期望值&超越对方的期望
关键点:制造期待/诚信真诚/说到做到
1、如何制造期待:当对方要求是1,就要朝着2的方向去努力,在完成1的基础上再去提供plan abc,可以做出demo/效果图,让对方觉得你有想法,多关注对方没说出来的是什么,想对方没想到的更好的解决方案;
2、制造期待的前提:当我们朝着2的方向去努力的时候,前提是明确方向的相对正确性,再朝着这个方向明确对方期望值或者产出需求的形式,再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承接,不能拍脑袋,盲目自信,先答应了再说,避免揽了瓷器活,却没有这个金刚钻,造成失望,失望的后果可能是没有信用,很难再次合作了;
可以落实的方案:
从工作中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任务出发,保障了对方期待/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先追求完整度再拔高完成其他期待,必须先做好1,再给到2,避免为了去想plan b 而没有做好plan a的情况。
感悟3、 keep thinking 保持思考,保持快速反应
1、保持思考的两各方面:
保持独立思考,不能像做题看答案,有依赖性,需要独立的思考,培养自己的观点;
保持深度思考,不同层级的人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结论,向更高层次的人学习,书或者课程;
2、思考和表达的必要性:
思考哪怕错了,但是表达出来了,也比想了不说强,更比想了一下就不想的强;开发大脑的思考力,更是培养遇到困难时候的应变能力;
可以落地的方案:
日常多问为什么?保持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加入自己的想法,然后去尝试去推动,例如公众号运营,加入自己的创意想法,去改版做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