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翻译 两首|| 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 悼念In Memorium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未走之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译/李雪梅

黄树林里两歧途,
左右为难去哪处?
孤身一人我驻足,
向左望去欲极目,
直至路弯草木覆。

或许右途亦有趣?
貌似更多一层理:
芳草萋萋盼人迹。
然而踏痕何所区?
途左途右并无异。

那日双途披晨辉,
皆无足迹踏草黑。
无奈途左留下回!
然而心了生之悲,
路连路啊恐难悔。

年复一年时光去,
我在何处长叹息?
两途分岔树林里--
我择一途人迹稀,
余生大势从此异。

罗伯特•弗罗斯特 Robert Lee Frost (1874 – 1963),美国诗人。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后随母东迁马萨诸塞州,曾就读于哈佛但因病辍学。年轻时他曾经营农场九年,其间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1912年,弗罗斯特携家航行到英国,结识了爱德华•托马斯(Edward Thomas)、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等作家,在伦敦出版了两本诗集。1915年,因为一战爆发,弗罗斯特迁回美国,以写作、教书为生。他善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美国乡村生活,倡导使用平民化语言,生前曾四次荣获普利策诗歌奖(1924,1931,1937,1943)及其它盛誉。

在英国时(1912-1915),弗罗斯特与挚友爱德华•托马斯经常散步畅谈。托马斯做事优柔寡断,故而弗罗斯特返回美国后作了这首《未走之路》寄给他。据说此诗促使托马斯做出从军的决定,两年后死于一战战场。

此诗发表于1916年,为叙事体,通俗易懂,表达了人生抉择的复杂性:有所得必有所失。诗人最后的叹息,未必是欣慰、后悔、或讽刺,耐人寻味。

全诗四节,每节五行,韵脚abaab,每行节奏是四步抑扬格(iambic tetrameter),有四组轻重音组合。

In Memorium (Easter 1915)

     Edward Thomas

The flowers left thick at nightfall in the wood
This Eastertide call into mind the men,
Now far from home, who, with their sweethearts, should
Have gathered them and will do never again.

悼念

   爱德华•托马斯
      译/李雪梅

暮色沉沉,野花遍布树林,
复活节时,忆起那些男人:
本应在家,折花陪伴所爱;
远逝他乡,徒留花儿销魂。

爱德华•托马斯 Edward Thomas(1878 – 1917),英国文学评论家、小说家、诗人,出生于伦敦南部。大学时期就决定以写作为生,以文学评论为主,兼写反映乡村生活的小说。1914年开始写诗,与旅英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交往甚密。尽管中年已婚,他还是于1915年应征入伍,两年后战死于一战的法国战场。

这首简短的小诗反思战争与和平,用林中鲜花反衬死去的军人。全诗只有四句,韵脚为ABAB,五步抑扬格节奏。这种格式被称作挽歌诗节,即诗行轮流押韵的抑扬格五音步四行诗,也作heroic quatrai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734评论 6 50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31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133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3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85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6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6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5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87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92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1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35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37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55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8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4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6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