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10岁之前,爸爸要做这件事,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作者:毛志杰

导读:10岁以前是父亲影响孩子的最好时期,一旦等孩子到了十多岁的“逆反期”,孩子的独立意识会慢慢占据了主导地位。到那时,别说影响孩子了,当爹的就是想和孩子聊聊天都是个奢望。

在热播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曹丕和司马懿在泡澡时,司马懿有理有据地分析了曹操所下命令的含义。曹丕看着这么智慧的司马懿,感慨地说:“你是有个好爸爸啊!你的爸爸给你讲的都是简单的道理,而我能得到爸爸的一句赞扬都很难!”

大家都知道曹丕的爸爸曹操,但对于司马懿的爸爸就不那么熟悉了。

能培养出司马懿这样人才的爸爸自然不是等闲人物。他叫司马防,八个儿子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八达”,其中有六人在曹魏时期就被封王侯!

司马懿是次子。

按曹丕的意思,之所以在智慧、学识上不如司马懿,主要原因在于“爸爸的教育方法不对”。

曹丕这话倒有一定道理。

曹操长年征战,疏于对孩子们的教育,孩子的成材大都靠自身天赋与老师的教育。

在这方面,司马懿的父亲做的就非常好,在教育孩子时亲力亲为,严格按照当时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即使儿子弱冠成人后,司马防也要求儿子“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

在父亲严格的管教下,才有了博学多才、机敏智慧的司马懿。

所以说,孩子的成长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父亲的关爱和教育!

父亲的关爱对于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影响和教育。

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最缺少的恰恰就是父亲的教育,这也是大家常说的“隐性单亲家庭”。虽然有爸爸,但等于“没”爸爸!

说起家庭教育,几乎都是“妈妈教育”的代名词,即使学校开个家长会,到场的也大多是妈妈们。

家庭是一个综合体,有妈妈的阴柔,也要有爸爸的阳刚,才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全面影响。

尤其是不少男孩女性化,应该就是缺少“父亲关爱”的后果。

当然,爸爸们也都有很多理由,比如工作忙、累等,但是,这都是借口。

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比,任何理由都是无力的!

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与心理发展特点来说,10岁以前是父亲影响孩子的最好时期,一旦等孩子到了十多岁的“逆反期”,孩子的独立意识慢慢占据了主导地位。到那时,别说影响孩子了,当爹的就是想和孩子聊聊天都是个奢望。

因为孩子觉得和大人玩“没意思”!

所以,趁孩子还小,赶紧和孩子多沟通、多亲近,不然等产生隔阂后,当爹的后悔都来不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坦白说,聊起近况,我很羡慕我身边那些最近很忙很忙的朋友,一说忙的时候我心中的OS都是一定有大动作。好奇心作祟的...
    饭饭__阅读 3,660评论 0 1
  • (聽說,進去的人沒回來過) (你覺得頭痛,忘記了一切,只記得你姐姐三年前掉下來,突然一陣頭痛,你忘記後面了) (咦...
    小雞魔人阅读 1,092评论 0 0
  • 泰平阅读 3,244评论 0 1
  • 暑假看了部电影《突然20岁》:一位暴走老奶奶突然回到20岁,疯狂的完成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剧情还很乌龙,但是结尾彩...
    Heyei阅读 2,870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