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二表姐的女儿和女婿回国探亲, 一大家人齐聚, 看着晚辈们都成人了,不由得感慨要是他们的外婆,也就是我的三姑如果还健在, 该有多么的高兴呀! 其中大表姐的儿子是她带大,如果不出意外, 二表姐的女儿应该也会由她带大. 也许就是她操劳一生, 所以早早含笑九泉之下歇息.
在我的记忆中, 三姑是我们那个几十口的大家庭的操持人, 除了跳水是男人们负责,其它所有的事,特别是做饭, 做豆酱, 霉豆腐, 咸菜萝卜干. 每天早上她是第一个起床烧火做饭的, 我爸后来回忆他最怕的就是迷迷糊糊听到她喊"二哥要迟到了", 到了晚上要睡觉前才收拾完, 拎着一个暖水壶回坡下的小家. 可她并不是一个家庭主妇, 而是一个职业女性,在县二轻系统下的机械厂从普通工人干到工程师.
我的三姑在小时候面临家庭困难不得已要送养的安排时, 说出了宁可去跳河的话, 也许是这个原因她才那么顾这个家, 我的姑父有次摆起如何相中我姑姑的, "那么大个家, 她都能经优, 所以我想错不了的" ( "经优"- 把家里料理得好的意思) .
有两件事让我觉得三姑也是整个家族中最理解我少年懵懂的心思, 有段时间我对衣服特别挑剔, 发展到表露出来大吵大闹, 作为一个男孩其它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记得只有三姑在一旁劝到"人家肯定在班上都算穿得撇的了嘛" , 现在我总结应该是对无力维持 "重庆娃"的形象的抗议. 三姑也给过我一双半新的劳保皮鞋, 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时尚的高帮大头鞋, 但是那个时候在小朋友圈里并不时髦. 她也是给我树立目标一定要考上大学的长辈之一. 那个时候大表姐考上了成都体育学院, 我们家这代人的第一个大学生, 记得满墙都是她的各种奖状, 三姑就那样朴实地鼓励我: "考上大学了我给你发*百元钱" (具体几百记不得了,要知道差不多十年后我毕业月工资才不到一百元)
我的姑姑如果健在, 也是七十多岁了, 和我的妈妈基本同龄! 我们都怀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