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华传统文化开一扇窗

在遇见余秋雨先生写的这本《极端之美》的书之前,我首先读到的是他的文化旅记《千年一叹》,再然后就是去读他的《文化苦旅》,因为这一本书,让我有了那种想要更多地去读这位作家写的书籍,因此,也就有了后来去读《极端之美》这本书以及现在为它写的评价,也即书评。

余秋雨先生写的书籍大多与中国文化有关,因此,这本书也不例外。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探讨的是,作者本人认为的三项中国文化极品,即普洱茶,昆曲,书法。在作者看来,这三项就是中国文化所暗藏的“命穴”和“胎记”。

作者在这本书的自序中讲到,“对于文化的事,不管看上了哪一项,哪一品,都应该尽快地直接进入”,“懂,简简单单一个字,却是抵达万难。在文化上,懂与非懂,是天地之别,生死之界”。作者借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本书来传达给作为读者的我们,为使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这三项中国极品产生真正的理解。我想,这应该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吧!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它以小涵大,三足鼎立,与那些大量论述中国文化和东方美学的著作有很大不同,它里面的语言是生动活泼,充满哲思又不会给人以距离感的,这一点就好比两个人同时要教会你一个道理,一个人是讲与你听,而另一个人却是带着你去体验、去做某件事,让你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自己去悟。而作者的这本书,就好比这个例子中的第二种人。它不像很多介绍文化的书籍那样,枯燥无味硬塞给你某样东西,它是以一种他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来传递作者的思想的,这本书的文字也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你读它,你会觉得你也真正地对中华文化有所理解,并且,你的内心真的会生出一种自豪之感,这本书带给你对中华文化认识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这本书的优点的对立面也一定会是它缺点,即它所带来的局限性。作者在这本书里面的很多观点都很新颖,刚开始我也是被这一点所吸引,作者总能讲他人所不敢讲,我想,这可能是作者他本身渊博的学识给他带来的底气和自信吧?但是,这本书毕竟不是研究中华文化的专业性书籍,所以,它里面的一些观点不一定百分百就是正确的,我们不能够因为读了这本书,记住了它里面的一些观点,就将它作为我们的谈资。也就是说,我们读这本书,不能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去读,不然,会落得失望,因为动机不对,然而,你以一种顺其自然,随心所欲的态度去读时,会发现惊喜。当然,前提是能够静下心来去读它。

你去读“品鉴普洱茶”这一部分,作者会告诉你:普洱茶的每一步,都是野蛮生长,但经过微生物菌群的成年努力,终于由不洁不净转化为大洁大净。不懂茶的我,因为读了它,也便对茶略懂了一二,并且,被引起了喝茶的兴趣、雅致。在“昆曲纵论”这一部分,你可以看到昆曲的历史渊源,我想,你会对昆曲产生兴趣。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书法史述”这部分。我们只知道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但却不知道或是说忽视了它也有自己的历史这一点。

作者告诉我们“中国文化千奇百怪,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载体,那就是笔墨”,你读这一部分,你会明白“那些黑森森的文字,正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基元”。我读这一部分的感受就是,中国汉字有着一种与时俱进、恒久的生命力,它至简至朴、至深至厚。我们会真正明白“字如其人”这句话的真正涵义,在一个时代它所流行的一种书法字体往往与这个时代的背景以及它的社会需求有关。你读这一部分,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书法,你会对文字书法产生敬畏的心理,你会因为我们的中国书法而感到自豪。还有很多一些你对书法产生的疑问也会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例如:为什么楷书流行在唐代,为什么它那么方正、端正、儒雅?其实在这之前我也并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但是读了这部分,作者告诉会我们“伟大的唐代,首先需要的是法度。因此,楷书必然是唐代的第一书体”。

你想到的问题,作者会告诉你答案;没有想到的问题,作者也会在这本书中告诉你,你会对普洱茶、昆曲、书法,有新的认识,不管在之前,我们对它们了解深入与否,我们去读这本书,一定能够收获到不一样的东西。在当今时代,除了学者、作家,已经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去认真地学习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有很多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市场上大多介绍中华文化的书籍都会给大众一种距离感,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如读者发现读不通、读不进,心里会有挫败感,也就更不愿意在后续去了解它们。但是你余秋雨先生的《极端之美》这本书的话,不会有那种感觉,反而读完之后,你会想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

总之,我觉得,如果你想要去真正地了解、理解普洱茶、昆曲、书法的,读专业书籍又读不进去的话,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它会让我们对这些真正产生兴趣,你再读去专业书籍进行深入了解,也不会觉得晦涩难懂了。若你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真正的理解,那么余秋雨先生的书,都值得让我们去读一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