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教育学习群,发了一个视频:媒体采访孩子关于作业时,爸爸妈妈的表现:
“你是不是我生的?”
“我是不是生了个猪儿子”
“你是不是每天都带着个空壳脑来学习?”
“已经跟你讲了多少遍了,为什么记不住?”……
这些家长用自己知道的可行方案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觉得都太容易: 为什么不会,为什么会错,为什么总是搞不懂……却从来没有从孩子知道的角度解读他们的行为。
却从来没有想自己觉得的容易,是多少年的沉淀,孩子能和你在同一层次吗?
作为旁观者,能够一眼看到别人的不是。作为当事者,想想也就常会犯像视频里那些家长的错:总是孩子的不是。
其实孩子本身就懂得了很多道理,他也知道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作业要认真,字要写清楚,不能长时间的玩游戏、看手机……可他们就是做不到。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指责孩子的不是而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才算真正帮助到孩子。
可是我们自己也做不到啊,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一脸怒气一番指责:早上不起来读书,放学回家不好好做作业,还看电视,玩手机?
有用吗?
殊不知,自己的脸色,就是孩子整个世界的颜色。如果我们的脸色是阴沉的,孩子的世界就是天寒地冻的;如果我们的脸色是烦躁的,孩子的世界就是干涸的;如果我们的脸色是抱怨的,孩子的世界就是雾霾弥漫的……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生活境遇,尽可能把自己调整到温柔和善的状态,滋养我们的孩子,孩子的世界才可能有的阳光灿烂,他的内心才会得到安定和丰盈。
理是这个理,可是我们经常为情绪所左右,忽阴忽晴。所以今年我加入了一个变形计:“行知合一,‘温柔和善’地对待我的家人,少说教,遵家法;送礼物 ,长幼序;要有趣,手脚动;立阅读,敬万物;……”每天打卡,虽然做不到所有。但是每天都打卡,对自己还是有点约束的。情绪失控的频率越来越低。
都说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是其他关系的基础。可我经常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句话,一个脸色和先生过着拧巴的日子。这样的气氛孩子会感觉不到?所以我寻求解决方法,想改变我的家庭生活气氛来滋养我的孩子。
别人给我这样的答案:
“ 使劲的夸你先生,人前人后地夸他,为了这个家辛苦劳累,为了这个家工作到很晚,每个人都有不易的地方,‘不看夫过’只看他优秀的让你感动的地方,抓住这些地方不放。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夸,让他难为情下不来这个表扬台,树立一个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男人哪里经得起你夸,尤其在孩子面前发自内心地夸,他不知道内心有多开心,这种男子汉心态会被你挑逗起来,真正负起家庭的重担,育儿的责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凡事总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成长的并不仅仅是他,而是你自己的修养与境界,境界达到了,一切都会惊喜而来。”
是的,大人如此,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少指责,多夸奖。为娘的只有努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