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论语》,学习版本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文中的学习心得是根据杨伯峻先生的译文,结合自身经历,写下的学习感悟。读者如果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留言一起讨论学习。
自己读《论语》,再带着孩子读,经典永流传。
【今日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二章。
【原文】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做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 ,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学习心得】这一章是说,做人需要讲信誉,意思好理解。
这里汇总下前面学过的,孔子谈到“信”的论语章节,说不定什么场合会用得到呢。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今日唐诗】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唐诗三百首中,王维的最后一首诗,第15首,是一首边塞诗。
使,出使;单车,轻车从简。
属国过居延,有理解为诗人出使边塞,路过附属国居延,也有理解为边塞辽阔,附属国延伸到居延以外。不必拘泥某种的解释,不同的理解都不影响整首诗体现出的大漠辽阔。
征蓬,随风而去的蓬草。归雁,春天北飞的大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我就想随风轻飘的蓬草,又似北去的归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能说,感谢诗人写下如此壮美如画的诗句。简单的文字组合在一起,辽阔大漠就呈现在眼前。让我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诗句的魅力。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萧关,我遇到骑马的侦察兵,他说大帅正在燕然指挥作战。
诗人描写自己出使边塞的所见所闻,尤其描绘了大漠的辽阔与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