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松月,松月,你快来呀。”
我踮起脚尖儿欲折一枝柳枝,松月刚刚跑过桥朝我走来。
“清儿,你小心一点,”见我够之不及,作攀爬状,松月满脸担忧,着急地拿阿娘言语想要喝止住我,
“阿娘说了……”
“女子应知书达礼,举止得体。”
我边回应松月,一边松松自己长袖小褙子的领口,圈起长裙别在腰间。阿娘刺绣极好,褙子前襟,长裙尾端,都绣有漂亮的花边。
见我抓住粗柳枝稳住身体,松月才松了一口气。
“松月,阿娘我都知道的,可是今天好不容易可以偷溜出府,”顺利地折下柳枝,抛给松月,“不多呆一会,岂不可惜?”
“今天苏老先生到访,阿娘嘱咐我们早回拜见他的。”松月捡起柳枝,唤我下来。
坐在柳树上,周身被才冒了芽的柳枝环绕,远处天高山远,脚下湖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
“水光潋滟晴方好,此景煞是好看。”我看的有些痴,松月连喊三声我方才回神。
跳下杨柳树,与松月编制柳玩意,三层柳环成圈,小柳制手环,大柳变项链和头饰头冠。
“我与松月戴发间,”松月青丝如柳,柳芽稚嫩,点缀在松月的发间,“松月,你颇美,日后嫁与俏郎君。”
“松月还小,清儿别胡闹。”
②
我与松月追逐嬉闹,至李府门前作罢,松月噤声示意。
“松月,莫怕,”我拍拍松月身上薄土,松月也替我拍拭,
“今日苏老先生来访,苏老先生是阿爹师长,阿爹尊师重道,定不会降怒于我。”
我牵着松月跑进李府。
“小姐,你何时带松月溜出府的?”
守门的是小李官,他满脸疑惑。我停下脚步。
“出府的路不止一条,你守此我便会寻彼。”
“我定要禀告老爷,多加看守。”小李官言词认真。
“小李官,你看,”我作抛掷状,拳头至头顶张开,“如果你捡到我扔的东西,我就告诉你,我是从哪里溜出府的,这样爹就不会判你守门失职之罪。”
小李官一听要挨罚,便跑至府前找寻我所丢之物。我拉松月朝后堂奔去。
“哎呦,”被撞在地,我心呼完了,此人着深灰对襟长衫,腰间蓝带。
“苏爷爷,对不起,撞到你了。”
“清儿,怎如此莽撞?”阿爹欲说我无礼,苏爷爷抬手阻止。
“格非莫怪。你叫清儿?”
我点头回应。
“老师,小女名唤李清照。”阿爹也接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个好名字。”
“刚才你逗门童,后进府,期间从未仰头看我,怎可一下断定身份?”苏爷爷低头询问。
“阿爹深爱青衫,阿娘好清雅别致色,我曾听闻阿爹提及苏爷爷,灰衫蓝带,符合苏爷爷的品性。”
“你从未见我,怎知我品性?”
“词通品格,晓性格,知悲喜。”
“你读过我的诗?”
“一次偶然见阿爹为词题画,作者为苏轼,”
“清儿,不得无礼。”
“无妨。”苏爷爷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我猜便是苏爷爷,偷偷看了几眼。”
“那你可还记得那首诗?”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你仅五岁,可知诗中含义?”
“桃花摇曳,桃竹相衬,鸭子嬉闹。我未见过蒌蒿和芦芽,但是春意盎然,应该与我刚看到的柳枝冒芽相似。”
我欲言又至。
“怎么了?”苏爷爷很疑惑。
我此刻才抬头看苏老先生,与我脑海中构建的苏轼形象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