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思维创造什么样的生活。当我们抱怨时,我们就是把自己的想法集中在负面的东西上,实际上这与我们所追求的东西背道而驰。
如果你想要维护家庭生活的幸福快乐,请记住:立刻停止喋喋不休的抱怨。
我们要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并给予赞赏。不要企图改造、控制或者驱使你的配偶,这样做只会浇灭对方的爱。因为,能改变人的不是常人,而是上帝。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也总会有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其实你仔细想想,那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实际上都是抱怨惹的祸。往往事情发生的根源不在于谁起了头,而是在于你对待这件事的态度 ,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了你的生活处境。
易卜生说:“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任何时候,都不要因厄运而气馁,厄运不会时时伴随你,阴云之后的阳光很快就会来临。
最伟大的成就,常属于那些在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却能坚持到底的人。
我们要牢记“勤能补拙”,既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又能放下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克服这些不足,弥补这些缺陷。人的缺陷不是不能改变,而是看你愿不愿意改变。
一些影响深远的“小过错”通常能产生无法估量的危害,没能及时修好自己“打碎的窗户玻璃”也许会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个渴望成功、渴望改变现状的人,绝对不会因一个错误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他必定会找出成功的契机,继续前进。
只是一味地去抱怨,对于改善处境没有丝毫益处,只有先静下心来分析自己,并下定决心去改变它,付诸行动,它才能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不要企望在抱怨或感叹中取得进步,事情的进展是你的行为直接作用的结果。
坚持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去做那些你想做而又怕做的事情,尤其要把羞于自我表现、惧于与人交际的心理改变为敢于自我表现、乐于与人交际的心理。
生活中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通过抱怨可以博得别人的同情,但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不幸的事情在别人的耳朵里已经长茧,当初的同情也可能化成嘲笑,最终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比尔盖茨:“社会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遍布于个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一扇门如果关上了,必定有另一扇门打开。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种东西。关键是,你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有失必有得,要舍得放弃,正确对待你的失去。
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快乐的权利。
库里希坡斯曾说:“过去和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唯一‘存在’的是现在。”
面对挫折,只有自强者才能战胜困难、超越自我。如果一味地想着等待别人来帮忙,只能落得失败的下场。凭着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永远可以依赖的人只有自己。
富兰克林说:“真正快乐的人,即使绕道而行,也懂得欣赏沿路风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快乐的人遇到环境变迁,依然笑口常开。
很多时候,你人生的痛苦就是因为你太执着,看不开、也放不下,自然把自己给困缚住,而不得解脱,若能看开了放下了就不至于如此。
“活在当下”,到底什么叫“当下”?简单地说,“当下”指的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认真地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