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搭建
1.手动搭建
1. 第一次搭建下载
npm install vue@next
npm install -g @vue/cli
2.创建项目
vue create demo1 @vue/cli版本在3.0以上使用
vue init webpack demo1 @vue/cli版本在3.0以下使用
3.启动项目
npm run serve
2.可视化界面创建
vue ui
项目结构
- node_modules 依赖文件夹
- public 静态资源,正常编写城西 不需要操个文件夹
- favicon.ico 页面图标
- index.html 页面文件 所有的页面最终都会编译到这个文件里面 并在浏览器打开
- src 项目程序文件夹
- assets 静态资源目录
- components 所有组件
- router 路由
- store vuex 全局状态管理(比如公共变量)
- views 页面文件夹
- 规范:页面文件名首字母大写
组件组合到页面,页面组合到主页面
- app.vue 项目主页面文件 容纳所有组件的容器面组合完毕之后 被编译到 public中的index.html
vue是一个单页面的框架
App.vue 就是这个单页面的模版
views文件夹中的页面文件 最终都会在App.vue中打开
App.vue最终会转化成public/index.html中的页面代码
- main.js 程序主入口文件
.vue文件内结构
- 页面结构
- 一个根目录下只能有一个template标签,一个template只能有一个子元素(通常都是div,且通常都要设置id),所有的页面在template中 写
- tempalte可以在子元素内嵌套tempalte标签 非必要不推荐
- 逻辑代码
- script标签
- 引入文件 import
- 导出页面设置 export default{}
- name 定义页面名字
- data(){ return {
所有页面数据以键值对的形式写在return中
}}
- 页面样式
- style标签
- scoped 防止样式穿透 (冲突,样式只在本页面生效)
- lang="less" 定义语法规则
编写页面流程
- 编写组件
- 编写页面
- 导入当前页面所需要的所有组件
- 导入 import 首字母大写
- 注册 components 首字母大写
- 使用 直接将注册的组建名以标签的形式用 首字母大写
单标签 <Test />
双标签 正常写
- 将组件组装成完整的页面
- 编写路由
- 在路由文件中的routers数组中进行路由设置
每一个页面路由都是数组内的一个对象
{
path:'页面路由路径',
name:'页面名字',
component:()=>import('页面文件路径')
}
基础语法
- data()
是一个有返回值的函数 返回值为一个对象
页面中所有用到的数据都以键值对的形式
所以 页面数据 也称之为 data中的属性
- 数据绑定
- v-bind 简写为 : 单项数据绑定,只能用来读取data中的数据
通常同来设置标签上 属性的值
- v-model 双向数据绑定,可以读取,也可以修改data中的数据
通常同来跟form表单搭配使用
- 渲染
- {{}}模版语法
以子元素的形式标签内
在双括号内可以 读取data 或 计算属性 中的值
还可以写一些简单的单行表达式(判断。三目运算符)
- v-text
写在起始标签上
读取data中的数据 并将其写入标签内的文本中
等同于 innerText
- v-html
写在起始标签上
读取data中的数据 并将其写入标签内的文本中
等同于 innerHTML
- 条件语句
- v-if
- v-else-if
- v-else
以上三个 如果判断不通过 则不渲染元素
- v-show
v-show判断不通过,正常渲染元素 但是会给元素加 display:none
- 循环语句
- v-for
- 对象:三个参数 (参数名可自定义)
- 第一个参数 对象键值对的值
- 第二个参数 对象键值对的键
- 第三个参数 索引值
- 数组:两个参数
- 第一个参数 数组中的元素
- 第二个参数 元素索引值
循环对象 循环的是对象中的键值对
注意!!!!
写v-for的标签内 必须写 :key
:key的值为绝对不会重复的值 首选id 次选索引值
- 事件绑定
- v-on: 缩写 @
- 在起始标签上绑定事件 及事件所 触发的函数
- <p v-on:click="事件函数"></p>
- <p @click="事件函数"></p>
- 事件修饰符
- once 当前事件 只执行一次
prevent 阻止默认事件
stop 阻止事件冒泡
captrue 时间捕获
<button @click.once="say">事件修饰符</button>
- 事件传参
<button @click="event_($event)">函数传参</button>
- 函数
计算属性
- 以函数的形式写在 computed中
- 使用时 直接将函数名当作data中的数据使用
- 以对象的形式编写时 有get函数和set函数
- set函数 通常用来做数据的操作
- get函数 通常用来获取及输出最终的值
- 当计算属性的值被修改时触发
- 必须有返回值
- 以函数的形式写计算属性时 默认编写的是get函数
侦听器
- 以函数的形式写在watch对象中
- 侦听data内 数据的变化 如果数据被修改 则直接触发相应的函数
- 函数名为侦听的data中的数据名
- 常用于双向数据绑定(form表单)
计算属性和侦听器的区别
- 计算属性是数据在使用之前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的是修改之后的数据
- 侦听器是数据发生变化时(数据已被修改和使用),触发侦听器
父向子传参
- 子组件内定义一个自定义属性
父组件内引入自组件 并给子组件的自定义属性赋值(父组件中的值)
子向父传参的方法
- 子组件中调用父组件的方法(通过自定义属性,单向数据绑定),并传入参数
-
- $emit
- 在子组件内定义方法,在方法里用 this.$emit('函数名','子组件向父组件传的参数')定义自定义方法
- 在父组件内引入子组件,并在父组件中调用子组件中定义好的 自定义函数
- 并定义一个函数,为子组件的方法编写事件函数
此函数有默认参数,参数为 子组件定义的函数传过来的数据
- 在父组件的data中,定义一个变量,用来存 子组件 传过来的数据
- $refs
- 在父组件中 引入的子组件标签中设置 ref='名字自定义'(这里存子组件的所有数据)
- 在父组件中通过 this.$refs.第一步自定义的名字.数据名 来获取子组件中的数据
插槽
- 如果只有一个插槽 不具名插槽
- 在子组件中 需要设置插槽处写 <slot></slot>
- 父组件中
<子组件名>
任意html代码
</子组件名>
- 有多个插槽 具名插槽
- 子组件中
<slot name="插槽名"></slot> 每个都需要写name 不写代码会乱
- 父组件中
v-slot: 可以简写为#
<子组件名>
<template v-slot:插槽名>
html代码
</template>
<template v-slot:插槽名>
html代码
</template>
</子组件名>
<slot name="插槽名" :属性名(自定义)="子组件data中的数据名"></slot>
<子组件名>
<template #插槽名="{属性名}">
<p>{{属性名}}</p>
</template>
</子组件名>
路由的嵌套
<router-link to="跳转路径"></router-link>
<router-view></router-view>写在想要页面显示的地方
- 编程式
this.replace("跳转路径") 不可退回历史页面
.this.go(-1) 后退一个历史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