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开始,天空总算放晴,梅雨季节最关心的还是下不下雨,因为每年梅雨季节也是杨梅成熟采摘的季节,如果一直下,不仅会把大量的杨梅打落在地,影响收成,也会大大的降低杨梅的甜度。
同事在慈城的叔叔有一片杨梅林,只要杨梅一成熟,碰到天气好,总会叫我们去采摘,好客的叔叔精心打理着这片杨梅林,他的杨梅不对外销售,只供自己亲戚朋友去采摘,所以他家的杨梅虽个头小,但却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吃着完全可以放心。
放晴两天,我的心已经按耐不住了。一早接到可以去采摘的信息,心里那个兴奋呀。上午赶紧处理完要处理的工作,吃完中餐我们就马上准备:换鞋(最好是平底鞋,山有点陡),换衣(换上长衣长裤,一是防晒,最主要还是怕各种飞行物叮咬),抹防晒,戴太阳帽,全副武装好出发。
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路程,到达目的地。也不用联系叔叔,我们已经熟门熟路,自己找到那一片梅林,开始战斗了。
摘杨梅也是需要技术的,每次我们自己摘的和叔叔摘好给我们吃的那不是一个级别的,我们摘的又小又红,和叔叔摘的又大又黑相比感觉不是在同一片梅林摘的。叔追求的是质,我们求的是量。管他呢,先摘下来再说,黑的先往嘴里送,红的小的给老沈泡杨梅酒。反正摘下来都能物尽其用。
一个多小时后,准备收工了,人也累得差不多了,整天坐在办公室,人真的缺少锻炼,就这么点功夫,人已累得不行。中间还摔了三次(山陡加上掉落在地的杨梅踩踏后的湿滑),但每次摔倒,我总能紧紧的护住杨梅篮,不让一颗杨梅撒落,这就是一个吃货的英雄主义(小时候一次去河边洗个苹果,不小心落水,大姐救我上来时,浑身害怕的发抖,但手里还紧握着那个苹果,自己想想都觉得神奇)。
回去赶紧把这些战利品给分享掉,姐姐家、妈妈家,不然到明天就不新鲜了。杨梅就是这个缺点,想吃新鲜,只能是当天,第二天就基本没这个味了。剩下小的红的,就全送给家里一个酒仙吧。他早早就准备了白酒和瓶子,总也不能让他失望吧。
今年的采摘活动圆满结束了。庆幸工作在这个有爱的大家庭中,每年的挖笋季、玉米季、杨梅季都有同事第一时间带我们去自行采摘、品尝,让我们时时充满着期待感。
是呀,生活不就是有这样无数个期待组成的吗?正因为有了这些期盼,才会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