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次分享
早上读书约练收获:
1、焦点咨询以终为始。当事人最在乎的目标,常是当事人最愿意改变的动力。未来导向的sfbt认为需要得知当事人认为何时不用再来晤谈的最后终点,倒回来与当事人共同发展,现在可以开展的具体行动计划。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探讨形成的目标,要具有正向所欲的 具体可行的,是在人际情境互动中的,个人能力意愿所急的,符合当人生活脉络的,立即可以行动的特点。目标是要在人际情境互动中,说明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如种花送给别人的老太太,治好自己的抑郁症。
2、每一个人、事、物都可能成为潜在的资源或优势。使用过去有效行动与现今既存资源,会鼓舞当事人自我价值,减少摸索尝试的时间。紧扣目标,运用例外问句寻找,“以前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是怎么解决的?”“这一点你是怎么做到的?”把他做到的提取出来,让他意识化,鼓励他多加执行,已开发各种可能性,或成为解决之道的基石。
第181次分享
读书约练收获:
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为改变往往是最能有效帮助当事人提升生活的方式。帮助当事人觉察任何正向的改变的发生以及为什么能发生,将有助于当人提升继续处理来谈问题的勇气与有效方法。小改变是很可贵的,去影响可能会是深远的,持续关注与扩展,小改变的增加将会导致大改变的滚雪球效应的出现。
在咨询中慢一些,让来访者多说。没改变是正常的,有改变是难得的,接纳他的不改变,咨询师会更有信心、有能力陪伴他。孩子做事有畏难情绪,但真的去做的时候也会想很多办法。咨询师会提供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催孩子是对孩子不信任。
182次分享
作为观察员,观察到了一场非常具有个人格格的咨询。来访者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家的问题,透过来访者梳理疗愈自己。每个人都是带着答案来的,是自己生命的专家。他在说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答案已经在心中形成了,只是需要咨询师的陪伴和引导,提醒和点醒。咨询时间是属于来访者的,把时间还给来访者,这是对来访者的尊重。当时间到的时候就要提醒他,您的时间到了,再给您二分钟时间,您尽量说完。直觉是感受的感受,想法是理智的结果。咨询要避免双重关系,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浸泡就有收获,随心而动,不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