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和感受:生命的循环(重症陪护所想之二)

老妈发病的第17天。

我已从第1天的无措、慌乱、焦虑、担忧、悲伤,过度到了专注于每时每刻的护理、记录。

我不断提醒自己,要感恩每一件小事、要善待和老妈呆在一起的每一天。


右脑大面积脑梗、左半边身体无法动弹、不能吞咽、整整10天没有睁过眼、右手不停的拍拍打打,甚至拔掉胃管、导尿管……

但至少,她还能表达、还能对话、还知道我是谁,这难道不值得感谢吗?

我努力不让自己想消极的事、想工作的事、未来的事、孩子的事;

我专注当下——

喂水、喂奶、喂药、喂糊糊;

翻身、拍背、按摩、活动手和腿;

榨汁、洗碗、倒尿、弄大便、手洗衣服……


大哥被困在武汉,归期未有期。

老爸一个人被困在小区,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我和小哥,白天一起守着老妈,吊水、扎针、做雾化。

他晚上要回去休息,早上带来第二天妈要吃的糊糊;我24小时守着,后半夜少则起来3-4回,多则起来6、7回,睡眠支离破碎,困得头昏昏沉沉。

每天,只要妈有一点点好转的迹象、有一点点比昨天进步的地方,我们都无比狂喜。

不久前的老妈

但,今天,同样也是筋疲力尽的小哥,和我说了一句:

这么多天,还是昏睡,什么时候是个头?和大哥从武汉回来一样的遥遥无期……

我默然。

我的心里,也未尝不是同问。

是啊!

都有家、都有事、都要挣钱、都觉得伺候人太苦。

其实,

我也明白,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这个病房,就像总有一天,我们要和最亲最爱的人分离一样……

只是,

想一想妈曾为了我们、为了家、为了她的孩子,熬过多少夜、给我们擦过多少次屁股、整宿不睡的照顾过多少次生病的我们?

也许,

我们做不到24小时*365天的时时陪护,但至少,尽我们的所能吧,不留遗憾给未来的自己,那个总有一天会失去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的自己……

呆了17天的病房

生命,是一个循环。

我们生下来,不能照顾自己、不会擦屁股、甚至不会翻身、更不会走路、不会说话。

可我们被爱所包围照顾着。

有人会喂我们、帮我们翻身、擦PP、洗澡;扶着我们坐、站、慢慢地会走、会说话、会调皮、会奔向更远的地方……


而爸妈们却渐渐老了、双腿不再利索、双手不再有力量、脚开始拖沓、眼开始昏花。

而当随便一场疾病来袭后,不能再从床上起来、不能大小便自理、不能再说话,甚至,不能再睁眼……

就像回到襁褓中的婴儿。


我们都没有被认真的教过,关于“死亡”、关于“离别”的一课。

于是,我们总是反感、总是不愿意接受,这原本和出生一样自然的事。

可是,我们谁又可以逃脱?

或许,直面、感受、认真地拥抱至爱至亲人生最后的一程,才是应该有的从容和智慧吧!

——写于凌晨,老妈住的“神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