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并不算是游记,只是把在台湾的碎片时间,比如坐在飞机上往窗外看到无尽海洋的时候、坐在森林小火车上看到迷雾森林的时候,在无聊的排队等待的时候,在酒店思念家的时候,看到大海心情极好的时候……写的零碎文字,重新整理,让它尽可能完整。
在时间的间隙中记录,这对我来说,开始逐渐变得和呼吸一般重要和自由。或许是一种内心的舒解,一种自我表达。而如果不抓住这些间隙记录,一旦回到原来的世界,在所有的工作生活压力中,回到时钟般的规律中必然不会有时间和心情整理。
每个渴望旅游的人,都有无法言说的故事。他一定是最孤独的,又一定是最不孤独的。我也并不清楚自己想要寻找什么,与其说是想看世界,还不如说是,一直都在看自己。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那里走走停停,翻翻捡捡,填填补补,试图找到未知的自己。一旦结束旅游,这样的自己又将被束之高阁,在看起来似乎体面的工作生活中高速旋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才终于明白,以前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自说自话毫不精彩,现在确认了没错,那就是自说自话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你自己。
当你从日常规定的作息中跳脱出来,那个独立自然跃出的自己,你知道是什么样子吗?是更加孤独,深远?抑或轻松,洁净?真诚,还是更加贪婪?
也试过在尽可能不侵犯别人隐私的情况下,探索别人旅游的目的。而大多数时候,他们也总是含糊其辞,或者只是释放工作的压力,或者用那么一句很网红的话应付: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的人总是不停地告诉你他去了哪里,这里根本比不上哪里哪里,你一定要去看看啊。仿佛一个总是活在了远方的人。有的人活在远方,有的人活在过去,有的人活在明天。我常常觉得我活在白日梦里。有的人,在安静交流的时候,才会知道她曾经历过如此丰富的地域和风景。而你不问,对方永远不会开口。
我只希望自己永远不要是前者。
出发
收拾出发的心情并不是那么容易。要把工作的尾巴斩断,并开始投入到对未知的期待,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花时间整理的事情。旅行最有趣之一在于,同一个地方,每个人看到的,感受到的,以后回忆起来的,都如此不同。你只是吸收了自己想要的。
我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很多人说,经常坐飞机的人都喜欢坐靠走廊,而很少坐飞机的人就喜欢坐在窗边,因为新鲜。也许吧。可是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高铁、公交还是飞机,我都喜欢靠在窗边,不管窗外飞驰而过的是城市的轮廓,不变的天空,还是地面,一窗之隔就已经可以给你最大的想象空间,最大的自由了。飞过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海域的时候,蓝色海面上的游艇,拖着长长的白色尾巴,好像从天空缓慢划过的流星,给你足够的时间去许愿。看起来静止漂浮在海上的轮船,恒星般伫立在这海天一色的虚空中。
未知的意外
抱着对未知目的地的期待,在短暂的旅程中揭开它真实的面纱,你会发现,美好和黑暗是共存的。也许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是当我看到之后,就知道我不想要什么。而台湾迎接我的第一件事,并不美好,心里打了一个结,又一个。让我更加疑惑,不远万里来到一个让自己时刻觉得是一个不被接纳的游客的地方,为了什么?每天清晨,心好像被重重锤了一下,痛,闷的无法呼吸。我翻个身,固执地继续睡过去,痛感一直在迷糊不清的梦中蔓延,在梦中期待现实才是噩梦。
我不知道这种痛来自哪里,来自旅途中的意外,来自这并不如想象的自由,来自这短短9天的尽头依然是逃不开的工作生活?
我看着台中就像是三线城市的老旧没有美感的房子,满心失望和厌倦。熙熙攘攘的夜市,只是让我迫不及待的想要逃离,我想森林,我想大海,我想高山。在台中的经历,好像一件不合时宜的让自己尴尬的衣服,我迫不及待的想要扔掉,再也不碰它。
阿里山森林
牟足了劲头想要拍段关于旅途的视频,于是坐在灵活如蛇一般沿着山蜿蜒而上的火车上时,总是对错失好的角度提心吊胆。被自己烦的受不了,决定放下拍好视频的执念,内心才开始慢慢放松,慢慢的沉醉于满眼无尽的绿色和雨雾。
窗外绿色欲滴,古老又翠绿的青苔从身边水一般流过,感受着小火车铿锵的律动,听着李健诗一样的歌,我像是一个捕手一样,不停地捕捉着自己的只言片语,匆匆在手机上记下来。
一路上穿越了很多不同的森林,迷雾笼罩,淅沥的雨,从灌木林,到清瘦的竹林,到高大的森林,越走越高,终于空气开始清晰,天空出现一丝隐约可见的晴朗。
入住阿里高山上的酒店后,下午就去森林中。恰逢雨季,一走进森林,雨水就开始无穷无尽的倾泻,脚上是浸透了水的冰冷的鞋子。游客甚少,云雾缭绕,树叶与草被雨水洗刷的光亮,饱蘸鲜绿。所有裸露的石头上爬满了潮湿松软的翠绿苔藓。我好像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鲜艳欲滴的绿色。远处的流水声,近处的雨声,婉转的鸟鸣,地上的蛙鸣,甚至是森林吸收雨水生长的声音,仿佛呼吸一样自然协调。走到姊妹湖的时候,亭子中央有几个游客同样被雨所困。我们走进亭子,朋友说,好像走进了《言叶之庭》。我虽然不喜欢下雨潮湿的感觉,可是看着雨点落在翠绿得像是一块玉的湖面上,沿着茅草的亭顶珍珠一样滚落,也觉得很美,一种哀而不伤的美丽。
看着阿里山森林中到处林立的红桧,脑海里一直想起来加州的巨杉公园。那个时候我满心满意爱着加州的阳光和蓝天,对于其他的往往心不在焉,甚至看到了最负盛名的谢尔顿将军也不为所动,照片都不曾留下。可是此刻,当时笔直入云的巨大杉树,从林间洒落的灿烂阳光,从容友好的游客,身边若即若离的同伴,脚下干燥踏实的土地,面对镜头毫不怯场只顾低头吃草的鹿群,不停在地上或巨杉间跳跃的灰色松鼠,一切都在记忆中开始鲜活。
我的心细细的对比这完全不同的森林,最后还是颓丧的发现,阳光打败了迷雾森林。湿透的冰冷的鞋子和漏雨的伞一定助了它一臂之力。
也许是雨季雨水太多,很多巨大的桧树早已倒下,仅留下一个个盘根错节的巨大树桩,爬满了青苔。连当初日本人发现的并奉之为神木的巨桧,也在多次的雷劈和火灾下从这片森林消失,仅剩下一段长长卧倒在地的枝干,碧草青苔野花在它身上一片葱郁成长,很像是《幽灵公主》最后的场景。日本人对自然和森林有着对远古神祇般的敬畏,然而他们敬畏祈福的神木终究不是神木,不管曾经如何辉煌,被日月光华滋养,最后还是轰然倒塌,真是讽刺。
第二天一早我们4点钟起床去看日出,在雨季,依然可以站在比云更高的地方,看着太阳从远处的重峦叠嶂中出现,刹那,自己有了影子。而高瘦密集的桧树林之间,雨雾蒙蒙,绿草如茵。不似那时,阳光倾泻在林间,干燥清凉。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走那么远,不过就是为了追寻过去某个时刻的自己,在不同的时空去触碰她。
吃完早餐后,太阳居然出来了,天空突然一蓝如洗,云雾散去,真是让人惊喜的似曾相识。我的心开始雀跃,独自出去走走。有一片草丛,扁平狭长的叶子上细密的水珠反射出满叶碎钻石一般七彩的光芒,第一次见到这么密集璀璨的露珠,我条件反射般掏出手机拍,却发现毫无用处。这种细致入微的景色,也只能用眼睛捕捉了。
天气晴朗起来,山也清晰了,天也蓝了,森林露出了它另一面,终于有了一丝熟悉感。我们决定趁着晴天再去一次森林中,发现它的面目竟然和前一天雨幕中的完全不一样,阳光从巨桧之间洒下来,清清凉凉,人迹罕至。有一只给我们带路的狗狗,不知道是什么品种,每当我们停下来,它也停下来在不远处不时回头看着我们等我们走近,而它自己却又喜欢跑进森林中,在树根下颇为认真地刨来刨去,当我们喊它一声,立刻又跟着我们往前走。最终它还是抛弃我们走入了森林深处。
走到观景台(我又忘了景点名字了,就像是每次大快朵颐之后根本不知道吃了什么),如茵的绿草地,还有樱花树,可惜早已过了花季,有一种樱花树的名字很好听,叫绯寒樱。一块石碑上刻着席慕容的诗:
《山月》
我曾踏月而去
只因你在山中
而在今夜诉说着的热泪里
犹见你微笑的面容
丛山黯暗
我华年已逝
想林中次次春回 依然
会有强健的你
挽我拾级而上
而月色如水 芳草凄迷
曾经在《七里香》中看过这首诗,当时莫名被“挽我拾级而上”打动,此刻这首诗配在这森林中,即使不是皓月当空,依然非常应景。站在观景高台上往下看,洁白的马蹄莲一朵朵开放在绿草地上,像繁星点缀。
返程依然是坐森林小火车,越往下走,白雾越是茫茫,仙境一般。火车总是穿过大片大片的竹林,竹林让我想起林黛玉的潇湘馆。今天是正常端午节后上班第一天,果不其然,微信开始响个不停。这是种微妙的感觉,觉得另一个世界需要自己,又对这种打扰感到极其厌烦。
整个车厢仅有我们几个人。我找个临窗的位置坐着,好像进入了自己的壳中,窗外是绿意盎然的森林,窗内是塞上耳机的自己,通过这个窗,与世界保持着一分若即若离的联系,似乎有了一种富足感。
终究是幸运的,看到了雨天和晴天的森林。
火车和影子
台湾出行最多的工具是火车高铁。从嘉义到台南,站很密集。窗外的风景,从开始的平整黄色稻田,逐渐变成结着穗的玉米林,再变成密密的树林。窗外的亚热带的田地总有一种杂乱无章错落有致的美感。
旅客也越来越多,都低头看自己的手机面无表情,他们就像《千与千寻》中的海上火车里面的影子。我们的人生在这个空间短暂交叠,很快又像是一滴水汇入大海一样瞬间无痕。不过是一个影子而已,我们对彼此的人生,一无所知。我试图通过观察去发现什么。坐我旁边的一个女孩子戴着口罩,手里拿着一叠资料,我无意瞟了一眼,发现上面写满了各种手术的中英文名称,那是我大概可以单个字一一读出,拼起来却根本无法理解的名称。仿佛耐不住疲劳,她逐渐进入瞌睡,却在到站时刻醒来下车。另一个女孩坐我旁边,拿着一本英语课本在看,记录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认真观察了半天,对于身边的影子,还是一无所获。正如同我也是个影子。
当楼房开始密集的时候,我们到了台南。
台南
早上站在台南民宿阳台,一股潮湿闷热扑面而来,甚于广州。
看着天空一朵蘑菇一样的巨型白云,内心突然升腾起一个邪恶又快感的想法,期盼着那朵蘑菇云如炸弹般爆炸,把这个城市与我一起毁灭。被这种想法惊讶了一秒。那一秒心好像被割开了一个口子,皮肉翻卷,被炙烤的散发出焦臭味。
很快就下雨了。
垦丁的海
我很向往大海。这是见过太平洋之后产生的感觉。在此之前,深圳、厦门、巽寮湾、惠州、汕头、澳门,这些地方的海,我见过就忘了,无动于衷,才明白,大抵之前见到的海都不是真的海。好似你不知道自己会爱上怎样的人,但是当你碰到了,才明白什么是飞蛾扑火般的爱,以摧古拉朽之势迅速占据你的灵魂。
大海是抚慰人心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觉得如此,妖妖从小在海南长大,她所向往的是雪山,高山。我曾羡慕地对她说在海边长大多幸福,她却说海边住一点都不好,湿气太重,海边的度假屋都是用来骗外地人的。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最终,内心所依赖的也完全不同,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到了垦丁的时候,终于觉得这场旅游活过来了。公路旁边就是蓝色的海洋,那是多么似曾相识的场景,好像是连接一段回忆的线索。不过因为阴天,海洋并没有那么明艳动人。
租了电动车,沿着公路一直骑,一边是海,一边是山。朋友总是想着赶景点,以至于我想在惊鸿一瞥的地方停留片刻都不行。然而景点大多数是来回花一两个个小时,停留5分钟的地方,这种打卡式的游法让旅途变得无趣又单调。终于在他们决定去山顶公园的时候,我放弃了跟随。
暂时分开的那一刻,终于如同脱笼之鸟,心儿逐渐飞起来了,好像从闷热的空气中终于吹来一股清风,顿时清爽好多。随便挑了一条路走,不经意走到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度假村,迎着海面,我放下电动车,几乎抱着激动的心情走向了海边。那个时候天色已晚,海很暗淡,可是它轰鸣一般的巨大浪涛声,让我充满了敬畏,和惊喜。
整个大片沙滩只有几个人,有和朋友一起拍照嬉笑的,也有几个和我一样形单影只。沙滩被冲刷的平滑如镜子。浪花在逐渐变暗的天色中,依然冲出一条条白色的海岸线。我沿着海边走了很久,直到夜深,大海变成深黛色,和夜空融合在一起,只有涛声依旧。
回去后,妖妖他们也回来了,山顶公园没开,他们脸上露出了失望。我们住的地方离海边很近,夜凉如水,海的声音听得很清楚,几乎不忍睡去。
第二天依旧是骑电动车,沿着海岸线骑到台湾最南端,那里是巴士海峡和太平洋交汇的地方。我拍了一段视频是从鹅銮鼻灯塔下面的树林走近海洋的,妖妖在我身后拍,把我的背影拍进去了,以至于每次我再看的时候,都觉得,那样的景致,是要走入另一个世界中去。
不管是面对着大海,还是开着电动车在路上听风哗哗的声音,我发现我脸上一直在笑,一直。那段海域很蓝,即使在阴天,依然颇为妩媚。然而我只能想象如果是非常晴朗的天气,会是怎样的另一番景象。
离开大海是难舍难分的,我们终将别离,就请别在此刻。
海洋馆
离开垦丁拖着行李来到海洋馆夜宿。内心虽然不太情愿,然而这路线毕竟是队友规划的,当初我未出一分力气,现在只好无异议跟随。
大概是快到暑假了,导游带领着一波波躁动喧嚣又活力的学生团,朝着不同馆出发。
我们选择的是夜宿海藻馆,然而早在我们之前一大波学生就冲下去占领了整个海藻馆的阵地,10米高的巨大海草馆旁,满满的铺了20多个床位。海草中的游鱼也许已经睡去,而那些床位中,却星星点点的亮着手机,仿佛黑暗中不眠的眼睛。
我们只好选择了无人问津的海豹馆。海豹馆只有我们四人加另一对情侣,空间突然奢华得像是富豪的卧室。
此刻夜深,我知道外面就是大海,里面是仅有玻璃之隔的海豹,海豹依然不眠不休的在并不宽的馆里反复游动,我一度觉得它真的在梦游。我却沉沉的准备睡去,除了微弱的水波流转声音,寂静无声。而微信群里,好友正在泰国夜晚的酒吧喝酒,整个城市灯火通明,不醉不欢。另一个朋友,此刻正在德国开着大奔去天鹅堡,那里阳光灿烂。
有种奇异的感觉,我们散落在世界不同的角落,都在追寻自己想要的什么东西。
在海洋馆,从听到白鲸的声音开始,就觉得有种悲伤流入心底。它的声音可以直击人心。
我丢下解说员和人群,往场馆深处跑,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熟悉的叫声。我冲它招招手,它张开嘴巴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冲我游过来,我看着它纯白的软绵绵的头撞在玻璃上挤压出一个圆形,发出孩童般尖锐委屈的声音,转身游开,悲伤流入心底。
不时有一大群学生吵闹的涌向这里,用很嗲的台湾腔说好可爱,总是让我觉得自己在看台剧。白鲸则不再看人群一眼,自顾自的在这非常有限的空间中,来回翻身游着。
我站在那里呆了半个多小时,喧闹的人群换了一波又一波,听到好多个声音说,这里对它来说太小了。真的,是太小了。
我想起看planet earth的时候,看到座头鲸在海洋上用双鳍拍打海面,并开始歌唱,那个时候开始,便被它的声音虏获,那是可以穿透海洋的声音。当真实听到白鲸的声音的时候,心底原来这么悲凉。
高雄
到了高雄,已经对打卡的景点放弃了的我,终于和同伴如同散沙般分散:两个去了博二艺术区,我在网上找了些照片看,商业性很满的文艺区,实在提不起兴趣了。他们回来后的反应也证实了我的想法。
妖妖去超市买手信,剩下我,对这个城市提不起兴趣的我,独自坐在85大楼的窗前,看着窗外的港口,拥着抱枕,仿佛飞奔这么远,就是为了来此处找一个安静的靠海的窗台,把没看完的书再看完。
书很快看完,我就坐在窗边发呆,等待着这个城市的灯一盏一盏亮起来。
夜色下沉,有一群鸽子从我窗前掠过。它们飞的居然这么高。
世界突然太安静了,隔了一层玻璃,却仿佛在看无声电影一般。并不多的车辆、轮船在来往,仿佛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默片。
这段旅程即将走到终点,而在分离时刻,我内心泛起的,是想家。不管走得多远,最终打动你的,始终还是似曾相识、或者家的感觉,那始终是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是人的根源。或许本来我并没有多强烈看世界的欲望,我只是想要看自己。《一代宗师》宫二说过,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还没见到自己,怎么看得到天地。正是因为在旅途中,你才会发现自己的隐藏起来的那面,发现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比如原来我喜欢海洋,喜欢北极,冰川,企鹅,喜欢白鲸,喜欢虎鲸的空旷辽远的歌唱,喜欢草原,喜欢自然。我不喜欢充满了油炸食物的台湾夜市,熙熙攘攘的人群。而一个城市给人的感觉第一眼就定了,比如第一眼走进了上海静安区,就能看到那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下的精致生活。
关于旅游
闲暇时光,我问他们对旅游除了照片会有什么记录,比如游记。他们说不会。我想起来从马蜂窝到简书,我不再仅仅是记录游记照片,更多的是,文字,思想。那是所有的照片、视频无法表达的东西。
他们说现在的旅游已经是非常轻松的了,他们曾经去印尼看火山,三天三夜几乎没睡觉,半夜十二点起来赶路,或者半夜三点起来赶路,要徒步上几个小时,只是为了去看那个通向地狱之路的蓝色火山。浓重的硫磺烟雾几乎让人窒息,妖妖差点以为自己要挂在路上。我说,那么辛苦,为什么一定要去看?他们说,有的地方不去亲自经历,是不能体会的,只要去了一次,看过了便可以,妖妖头摇的像是拨浪鼓,说绝对不会再去一次。
有的景色在常人无法到达的地方,如果不经历磨难,无法看到。可是我的旅游,往往只是从乏味的工作生活解放出来,身心都从未想过要经历如此受罪的旅游。或者,那一片的风景迷人,可却不是我想去的。我可以跋涉千里,可是只是想找到我内心到底缺了什么,怎么补上。或者说我所期盼的旅游,更多是人文的,自我的。
想起我们团队一个小弟弟,他说去旅游想去一个完全没有人认识他、完全不同的地域,我表示赞同,只有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你才能感受到冲击,才会明白,那个时候,你离自己更近了一步。
=================照片分割线=====================
拍视频拍了好多,结果照片太少了,只能截几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