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子白板创造“魔法”和剖析推理过程

摘要

演示文稿等工具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更多是预设性,很难满足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需要。交互式电子白板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对于逻辑推理有着很大的帮助,因为它剖析了推理过程,让抽象的知识可视化,可被反复操作。

“魔法”教学是一个神奇的方式。


关键词:电子白板  震撼  推理


引言

随着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发展,我们不断地探索更加完善的小学生课堂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和投影,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其不足在于师生之间互动环节较少,降低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交互式电子白板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兴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板书转化为“数学化”板书。


一、问题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是知识习得的一种手段,在知识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体现。

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几何重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在本课教授之前,仅从面积公式来说,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节课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力求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的面积公式,又要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的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铺垫。因此,在数学课堂中的授课环节,更加注重于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独立思考推断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多个正方体组合后的表面积计算问题——很多学生数不清到底被挡住了几个面。缺乏严谨的空间想象能力,导致无法把组合体在大脑中分解。通过操作感知,可以让学生在大脑中重构整个过程,从模仿到习得,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百数表是一个好玩的推理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大量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让学生直观观察。若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等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则可以让知识具化便于学生理解,并且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下面,我将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表面积的计算》、《百数表》三课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二、问题现象

案例1:为什么面积=长×宽

本节课在设计时定下了如下的目标:1.尊重学生已知;2.不要求学生懂装不懂;3.给予足够的时间去操作时间。

1.这个长为4cm,宽为3cm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生:4×3=12(cm2)

师:正确吗?都认同吗?

师:你的理由是?(请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么计算)

生:因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就是:面积=长×宽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你们对于这个公式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的话,我们就可以下课了。

生:为什么是这个公式呢?

当这个学生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并不满足于知识的本身,在寻找知识的源头和本质。

让学生作为一名小老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公式的由来。通过多次提问——疑惑和操作的意义,在交流中剖析了面积公式的组成和意义。在整个过程中,剖析角度多样,剖析深度让人惊叹。


案例2:到底缺少了哪几个面

师:这个大的正方体是由9个边长为4cm的立方体组成的。

问题1:每个小立方体损失了多少个面呢?

问题2:这些小立方体一共损失了多少面积?

学生此时的表情是一脸茫然。之后请学生上讲台操作电子白板,在反复取出、看一看、数一数、记一记的过程中,慢慢地有一些学生找到了其中的秘密。很多学生都想进行相关的尝试,因为学生都爱操作。这整个过程就是思考和验证的过程。学生惊叹于电脑还可以如此操作,所以更加卖力的在操作。一旦出现疑惑,就立马进行相关的验证。这个行为降低了空间想象的难度,也让学生可以反复验证自己的推理。


案例3:一猜就能猜中的百数表

教学设计一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百数表,仔细观察这些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生讨论,同桌交流。

教学设计二

师:朱老师会魔法,能够看透这个表格后面的数。你们相信吗?真的吗?睁大眼睛,见证魔法时刻。

师:厉不厉害。想不想学这个“魔法”?

在整个过程中,都是让学生来揭晓、验证答案即用他们的小手轻轻划出百数表后面的数,这种形式会比教师自己揭晓答案更有震撼性,因为这个过程是不可控的。不过其实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让这种不可控变为可控。当学生不信服的时候,就不断操作,直到信服为止。当学生被教师的能力所征服的时候,那么接下来的学习是学生主动追求的,而非教师强行灌输的。强力的震撼、感受到不可思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问题分析

在案例1和2中,采用“放手”的方式让学生在操作、解惑的过程中寻得知识的秘密。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有效的载体,让学生把推理更好地展现出来。在整个操作环节中,消耗了大量的时间。设想是否可以让学生可以在自己手中的平板上进行相关的思考操作。让成功的学生进行讲解,强化他的爱思考行为;让失败的学生产生一种苛求的欲望。通过剖析为什么之前失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

在案例3中,从一开始直接观察数的规律到通过“魔法”震撼学生的心灵。学生关于这个知识点的习得效果有明显的提升。我们常说:“学生爱老师,那么肯定也会爱那门学科。”所以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喜欢你,更要让他们佩服你。


四、反思

操作的过程是费时的,因为有无限可能。操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误区或者错误点。接下来的教学中,一定要舍得花时间,练习只是一种巩固,并非是习得知识的最好途径。

探寻更多的知识“魔法”,用“魔法”教授他们知识。接下来的教学中,一定要有让学生震撼的理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