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6

佛印是在苏轼生命中出场频率最高的僧人了。佛印禅师是宋代云门宗僧。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江西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进步神速,被称为神童。与苏轼常相往来。

两人应酬文字很多,多为人所传诵。

二人的关系半师半友,苏轼在他面前从来也是有话说话,从不作伪。

苏东坡在黄州时,有一天,诗兴来了,做了一首赞佛的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苏东坡写好了这首诗,自己反覆吟诵,觉得非常满意。诗中在赞佛的同时又暗自赞叹东坡自己有“八风吹不动”的超然境界。

他便把诗用信封封好,叫人送去对岸给佛印禅师看。他自以为佛印一定会大大的赞赏一番。然而,佛印禅师读到苏东坡的诗时,并不如苏东坡所预料的那样,而是在那首诗的下端,批上“放屁”两个大字,交给来人带回。

苏东坡在看到“放屁”两个大字时,第一反应就是火冒三丈,连喊:“岂有此理?”气呼呼地要找佛印禅师算帐。

哪知禅师早已吩咐下来:“今天不见客。”苏东坡听了,更加火大,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奔佛印处,正要推门进去时,忽然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端正地写着: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聪明的苏东坡看到这两句,幡然醒悟,心里暗道:“我错了!竟为了那区区‘放屁’两个字而大动肝火,更何来‘八风吹不动’?”这就是佛印禅师给他的启示,让他不得不自叹修行不如佛印远矣!

古人常说,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是说,一个人要想劝别人改正错误,需要先夸奖他的好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这样做自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对于真正的朋友而言,还是多余了。

佛印完全不讲究这个,上来就把东坡怼了一顿。而这效果也是立竿见影,苏东坡如当头棒喝,了悟到自己身上很多的缺陷。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讲话技巧的。

除了在修行上相互提携之外,日常生活中俩人也怼个不停。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

当时苏轼愣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离开沉沉的官场,放下世俗的劳绩,大概也只有佛印这个方外之人,才能和苏轼相处地肆意洒脱,嬉笑怒骂,全无顾忌吧。

古诗云: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朋友相交,贵在知心。那些彼此牵挂的老友,其实也无非是可以随时坐下来喝杯酒,说说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苏东坡10大幽默故事: 1、聚宴争菜 苏东坡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参加科举考试。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商议好备下...
    爱上油墨香阅读 6,141评论 0 0
  • 从前学过苏轼的很多文章,知道他叫“东坡居士”,却从未问过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几天看了B站的纪录片《苏东坡》,了解了很...
    圈圈又青青阅读 3,229评论 0 0
  • 1057年,20岁的苏轼带着弟弟进京赶考。这一年科考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副主考官是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参加...
    贵阳琥珀阅读 4,320评论 0 1
  • 佛印是在苏轼生命中出场频率最高的僧人了。佛印禅师是宋代云门宗僧。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江西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
    悟理趣道阅读 3,496评论 0 8
  • 佛印是在苏轼生命中出场频率最高的僧人了。佛印禅师是宋代云门宗僧。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江西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
    悟理趣道阅读 7,272评论 6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