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读书清单】《金刚经》在说什么?

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信佛行善,不是为了死后能到西方净土,而是通过修行省思,在世之时能活出自己的天堂。

2、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一切眼前情境没有好坏分别,抱持这种观点就是“非相”。

3、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主观想法,在任何当下只是无我地随顺变化,而没有自己,就是无相,就是空境。

图片发自简书App
4、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面对任何当下,心无爱憎分别,一念不起,这才是正确的清净心。

5、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心不能抱持着过去的主观,评估现前情境,企盼未来。

6、一切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一切情境只是一时条件聚合,没有我、人、主客、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

7、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如果心生爱憎分别,便有自我立场、对方立场、所有众生立场、时间相续的立场分析际遇的好坏顺逆。

8、菩萨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修行者不应对眼前情境心生爱憎分别,应以没有自我主观想法,融入当下。

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所有眼前情境,只是条件一时聚合无常的空性。把随时变化的情境视为非真,就是寂静彼岸的开悟者。

1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有现前情境变化不拘,有如梦幻泡影一样虚幻,朝露闪电一样短暂,我们应以这种心态看待当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