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无处不在,只要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得到,那么就需要竞争。先举一个例子:
话说基督教的基督徒们都想在死后进入天堂,但进入天堂的通道只有一个,所以基督徒们不得不在通道前排起了队伍。这时队伍中有两个虔诚的基督徒: 排在前面的那个是一个白人,后面的则是一个黑人。很快就轮到了他俩,由于进入天堂名额的限制,所以基督徒们必须回答上帝一个问题,回答正确则可以进入天堂,反之则坠下地狱。
轮到白人了,上帝问他:上帝用英语怎么拼写,白人回答道:god,回答正确,白人顺利的进入了天堂;轮到黑人了,上帝问:捷克斯诺伐克用英语怎么拼写,黑人: ....,黑人坠入地狱。
很明显,进入天堂就是一个稀缺资源,就算你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你还是得和别人竞争。
上述例子中竞争的本质就是看你的皮肤,如果你是白人,轻轻松松进入天堂;如果你是黑人,对不起你得经过更大的考验才能进入天堂。
从古至今,竞争的方式无外乎几种: 看体格强壮——暴力竞争、看读书多少——智力竞争、看出身高贵——身份竞争、看时间成本的多寡——先到先得竞争、看出价的多少——价格竞争等等。
那么上述的那么多种方式哪个最公平?其实哪个都不公平,因为不管哪一种竞争方式都会带来对应的歧视。
我记得在我之前的文章中,讲过一句话:如果歧视不可避免的话,请用价格来歧视我。
为什么?
因为价格竞争带来的价格歧视是最有效率的,人人向钱看,可以极大的带动人们的积极能动性。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改良和创造更多的技术,从而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好处。
有人说,人人向钱看,会产生拜金主义,会降低社会道德的水平。
只有在物质条件极大提升之后,人们才会关注精神道德追求。30多年前,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到处可见,现在呢?
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种道德败坏现象不是说以前就没有,只是因为现在网络媒体的发达,大大的增加了该类事件的曝光率,进而促使人们进行有效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