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救赎》第25天 以前,我真是太贱了

第25天

2015.01.14 周三 晴

以前,我真是太贱了

今天女儿自己跑了几家钢琴辅导机构,最终选定了一个,中午过去缴费,见到辅导的老师,不到三十岁,那种优雅脱俗很吸引人,心底里对女儿的眼光大加赞赏。辅导老师让女儿随手弹了一曲,基本上了解了女儿的水平,当然对女儿也是一番夸赞。而后我回单位,女儿自己要出去逛街。思想挣扎了一下下,开口问女儿需要钱吗?女儿怔怔地看着我……想想,自我们俩母女关系确立到现在,我这是第一次问女儿是否需要钱。塞了五百到女儿手里,而后叮嘱她早些回家,我就开车离开了。

整个下午,大家的聊天我都心不在焉。满脑袋都是回忆,回忆我能记起的所有跟女儿的互动,令人汗颜的是回忆十之八九是我对女儿的指责与批评。真的感谢徐老师对我这方面的指导,让我知道什么才是“把孩子当人看”。想想以前,我和一个奴隶主真的没啥区别,甚至更凶残,却造成了那个局面,真是太贱了。

晚上回家,女儿已经弄了一桌子饭菜,笑嘻嘻地说:“再等等”,她还有一个自制饭后酸奶没做好。我转身去了卫生间,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女儿是优秀的,长久以来,真的是我这个当妈的错了,差点把女儿葬送了。可我一直都在抱怨,为什么就生养了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女儿。

老公今晚有应酬,我私下发了信息,说女儿做了一桌子饭菜。老公很快就回来了,看得出他比我更激动,嘻笑着坐下来……

这几天的峰回路转是要告诉我美好的生活就此开始吗?有点受宠若惊!

徐少波

回复

如此快的转变,一定是多因素造成的,日记的记录与回复一定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唯一,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认识了这一点,其实也就认识了、承认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母亲已经不仅仅是位母亲,更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女人!这也正是“作为女人的母亲”和“作为母亲的女人”的差别。

美好的生活就此开始!

李克富

点评

父母的高贵与卑贱

如果你有十份付出,别人才有一份回报,或者人家根本就没有给你回报甚至还会伤害你的话,你愿意持续、且热情不减地对这个人付出吗?

你一定会答“当然不能”,除非你是个傻子。

可是现实当中这种傻子却不乏其人。这种傻子,就是父母。

一位母亲告诉我,她跟17岁的女儿说十句话,女儿都不会回应一句,有时候还会爆粗口——爆粗口总比不吱声强,毕竟也算是一种回应。可是,这位母亲却坚持对女儿一如既往地说着,不但热情不减,还一次比一次更语重心长。

一位母亲说,他给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发了一百条信息,儿子都没有回复一条。我问:“那接下来你怎么办?”她答:“我就继续发啊!”我没有再问,我知道没有必要再问。

一位父亲说,离婚后的10年来就他一个人带着女儿,照顾她吃喝拉撒。现在已经24岁的女儿除了整天浓妆艳抹跟一帮狐朋狗友鬼混外什么活儿也不干,包括内裤和袜子都是做父亲的给她洗。

一位父亲说,正在读高中的儿子从上学至今已经因为“不喜欢老师并和同学处不好关系”换了4次学校,“他每换一次学校,对我都是扒一层皮。现在孩子又说讨厌老师了,和同学的关系又闹僵了,他又提出转学了,估计我又要扒一层皮了。”

长期跟这类父母打交道,我所看到的就是面对儿女的伤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

如果你认为我在调侃或玩笑,是因为你没有发现这种精神背后那种强大的动力。

那种动力是父爱母爱吗?是舐犊之情吗?是无法割舍的血缘吗?

既往,我曾以为“是”。但现在,我十分肯定地说:“不是!”

“我TM就是贱!”这是一位母亲在哭诉完之后的一句低声嘟囔,我觉得她无意中却道出了这类父母心理问题的本质——尽管“低贱”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一个心理学的专业术语。

人之所以向往高贵,是因为高贵的稀缺,和众所周知变得高贵有多么不易。高贵,意味着在心理层面的人格独立,在社会层面长成了自己,因此他也就不再依赖包括亲人在内的任何人了!

低贱者呢?

我不做分析,更不会评价。我的任务是,帮助那些认为自己在孩子面前就是“贱”人的父母,努力变得高贵。

道理和方法都十分简单:监督着父母,先放下孩子而去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