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本身是从一个贵族家族衰败下来,同时也是从一名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记者变成了一个失业者。所以作者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各种思考写了这本纪实的书籍,书中很多观点很值得我们现在深陷消费主义陷阱的人们一读。
1. 企业让我们相信幸福是可以买来的,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奢华观念:无论多少金钱和物质都无法让你获得富足,唯有观念正确才能获得真正的富足。这些观念包括愿意放弃,放弃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自主性,不拿别人的生活标准来衡量自己。
2. 先把自己的各种需求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那种需求,是你没有反而更富有的。首先要有能力分辨什么是真正美好的事物?其次要能拿捏分寸,懂得如何让自己将美好事物享受到最高点,最好恰如其分。
3. 一个人越任性,依赖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感到贫穷,因为他老是处在不满足的过程。拥有越少的人失去的也就越少。
4. 凡健康,美貌,财富无论什么,只要你求全,一味想登峰造极,追求极致,那么你永远只能处在不满的情绪中。
5. 简单的说,要富有只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拼命工作,等赚够了钱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也就是说你得先把自己累的像头牛,过程中只能在休息时偷偷幻想一下自己原本负担不起的奢侈品。等到存够了钱,买下自己想要的东西,再终于发现,原来得到这个并不会让你真正快乐。其二,改变你的愿望。
6. 真正的奢侈是能不能很有主见的拒绝那些不必要的诱惑。
7. 工作本身不是生命的内容,反而像是人们逃避生命本质的一种手段,反映出来的只是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恐惧,亦即对空虚的恐惧;如果没有了工作,就没有了因工作而带来的认同,尊重,以及地位。
8. 恐惧和压力才是戕害活力和免疫力的元凶。
9. 各位一定要帮自己找到一种活动,一种非酬劳性,不具有任何工作性质的活动,你要透过这种活动,为自己建立起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
10. 不要吃的太饱,现在的事物添加剂太多,缺失了原本的营养,并损坏我们的健康。
11. 速食食品是节省了一点点时间,但我们付出的代价不仅是健康,还有更多的钱。
12. 只有当你不能再浪费了,你才会懂得分辨事情的重要性,并且开始避免购买多余的东西,还能学会去珍惜那些对你真正有意义的事物。
13. 健康是买不到的,运动绝非均衡饮食所能取代的。
14. 最高尚的运动方式就是在大自然里散步,我们需要的只是新鲜空气和活动筋骨。
15. 如果想要改善生活品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融入更多的运动。缺乏运动也是一种贫穷-不仅会让你的感官功能变迟钝,还会让你觉得生活很混乱。
16. 穿的舒服,质量好的。不必为了衣服而烦恼。
17. 哪些文化消费纯粹是为了社交,哪些文化消费是真的满足你的个人需求。
18. 接收大量无用的信息,只会让我们失去思考的能力。大部分的新闻和我们无关,也无法增加我们的知识量。
19. 现代的人从早到晚处在资讯爆炸的环境中,但我们的知识却越来越贫乏。
20. 电视让人变笨,注意力无法集中。只要放弃电视,就有资格当个知识精英。
21. 当一个人开始很自觉的拒绝大众媒体,拒绝时下最流行的意见和看法,或是最当红的话题和事件时,他的生活品质将大大提升,并且能持续维持高档。
22. 我们不可能再变回孩子,但至少可以试着不让孩子变的和我们一样。教他快乐,别教他消费。
23. 从小被灌输消费观念的孩子,长大后根本学不会如何自我节制。
24. 若要享受,就必须学会如何放弃。但是也不要去对抗和压抑欲望,因为这是我们的天性。
25. 父母在教育上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我该如何保护我的孩子,不要让他变成受媒体控制,愚蠢幼稚的消费白痴?
26.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导他拥有独立性,就等于教会他拥有自由。我们要把目标设定成:让孩子有能力根据他自己的信念去做对的事情。
27. 人有能力不跟从别人,不必去随波逐流。
28. 唯有把孩子教育成独立思考的人,并且让孩子了解到,享受不一定就等同于接收诱惑。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有机会获得真正的富足-不管他口袋有钱没钱。
29. 我们的期望越高,就越难获得快乐。
30. 我们之所以买,全是因为广告不断的催眠我们这些东西不可或缺。
31. 为什么我们的钱都不见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把钱花在一些不值钱的东西上,或花在一些消磨时间的无谓活动上。
32. 我们买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多余的,反而是那些我们精挑细算,考虑再三才买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33. 真正的富裕是善用生命对爱,对快乐,对好奇永无止境的力量,除此之外别无富裕。
34. 人跟人之间本来就存在差距,如果我们硬要追求自己负担不起的东西,只会让自己变的更不快乐,甚至不幸。
35. 别人的生活并不是我的生活,我有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这样,而这样就是最好的。
36. 一心追求乌托邦的人,注定要不快乐,穷尽毕生之力追求有形财富的人,也保证一辈子都觉得自己很穷。
37. 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能够轻易放弃许多我们原先以为不可或缺的需求。
38. 真正的奢华不在于金钱多少或排场大小,而在于你是不是有能力摆脱庸俗。
39. 只有去追求费金钱能购买之物的人,未来才能拥有富足。即使银行卡里的存款答复下滑,我们依旧可以庆幸: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并不会因此而损害或消失。
40. 很多愿望是充斥在我们身边的消费工业不断对我们洗脑的结果。我们不断被告知,这些愿望对我们多么重要,多么值得我们去追求,但实际上他们大多只会给我们带来负担,让我们变的面目可憎,毫无品味。
文中还有很多很好的观点,整本书和作者的实际情况和感受结合,绝不是空空泛谈大道理,绝对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