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看书

趁着得闲(其实是终于攒够钱了),把购物车里的几本书清空了,书刚到手,老刘屁颠屁颠地跑过来问:“看这么多书干啥?”这种问题,一般在网上看到我是不予搭理的,但作为老友,我开玩笑地回了句:"那你玩那么多游戏又有什么用?“

不过话说回来,我到底为什么看书即使在我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要拼了老命挤出一点时间来看会?

01 兴趣所在

现实中,有的人嗜书如命,有的人谈书色变,喜欢看书的,那是好书多多益善,不喜欢看的,一本也算多,归根到底还是落在兴趣二字。

像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文字,小时候常做的是拿起笔随处乱画,画得天花乱坠,风起云涌。后来偶然一次堂姐给我买了本安徒生童话,小孩子每天的思维都是天马行空,童话书自然最合胃口。慢慢的,自己跑去买了一本又一本童话书, 当然,还有少不了的「中小学必读名著系列」......

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真正选择自主选书应该是高考过后,毕竟以前读书过于功利性,老想着这本书到底能不能当我的写作素材?现在想想,觉得那时到处翻书只为凑够素材的样子真可笑。

02 意境提升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书看得多了,有些很平常的事慢慢会变得诗意盎然,说白点,就是审美提高了。

像我平常夜跑,一般都是选择田径场而非“内环”,前往田径场的路上有此起彼伏的蛙叫声,有昏黄的路灯透过树枝洒落一地,慢慢走过去,真的是情(bi)调(ge)满满。而在田径场,抬头便是黝黑的天挂着几朵飘来飘去的白云,耳畔拂来的不只风,更有让周遭略显安静的蟋蟀声,这种环境下跑步,再坏的心情都能调整回来。


03 辅行万里路

中国有句古话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很多次,外出游玩,遇到的游客多半是拿起手机不停地拍拍拍,我也拍照,但绝不是这样肆无忌惮,浪费欣赏时间地拍。书看多了,你会见识更多的人情冷暖,了解更多的地域人文历史,这时的你再去行走,除了加深你对书上内容的理解,更加会让你注重这里的人文与历史过往,你会享受在那慢慢行走,感受一切。


借用葛剑雄教授的一句话“了解社会,了解具体的人生事物,包括前人留下来的建筑,文化,还有自然的风光,行万里路,这个收获是很大的。但不要忘记,如果在这以前,读万卷书的前提做好了,你的行万里路就能起到行两万里路的作用,否则的话,你到了那里只是看到了表面。”

包括我在内,很多看书的人都有这个感觉:书看完后具体内容都会忘得七七八八,这点之前也困扰我很久,后来慢慢知晓:其实看书思考的过程,其精华已不知不觉被你所吸收。嗯,谈到这也差不多了,文末分享一段语录: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等等 今天,一个读书群里突然有个人说看完了《平凡的世界》,觉得意犹未尽。我在下方附议,觉得很不错。 没想到,他...
    等等z阅读 3,624评论 18 4
  • 敬贺: 很喜欢你,喜欢你的勤奋踏实,喜欢你的沉默稳重,喜欢你羞涩时那种天真纯净。乖,能陪你度过两年的美好时光,...
    玫兰妮阅读 1,683评论 0 0
  • 图像滤波,即在尽量保留图像细节特征的条件下对目标图像的噪声进行抑制,是图像预处理中不可缺少的操作,其处理效果的好坏...
    木夜溯阅读 8,263评论 0 10
  • SatNam 分享3月8日在whatsapp收到的友人传来的照片
    菩提树下Love阅读 1,300评论 0 1
  • 01.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的一个煎饼大妈火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清晨,一年轻人向大妈购买煎饼作早餐。拿到煎饼后...
    沫沫心情阅读 1,872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