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天你会发现,从前特别活泼的一个人,突然变得安静,他不再为了一些小事而辩解,也不再因为一些委屈而倾诉,他只是默默地把自己藏了起来,从此,快乐悲伤都不轻易与人提起。
有时候不说,并不是不懂得该如何表达,而是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有些答案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一个没有淋过雨的人,永远不懂得雨水拍在脸上的那种冰冷。
你会期待有人为你送伞,你会期待有人陪你一起前行,但是,送伞的人总是没来,说好要陪你的人总是先说再见,期待总是会在某一刻变成失望。
慢慢地,你变得很难再去相信某个人、某句话,当别人对你承诺的时候,你也只是礼貌地笑笑。因为你不想再体会那种做好了一切打算,却得不到任何回应的感觉了。
鲁迅的《小杂感》有言:“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如果不能感同身受,也不要特地的鼓励。因为觉得鼓励的话,对于我来说,确实已经有点麻木了。
比如初中班主任吴同芳说“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只要默努力,一定会不一样。”还清晰的记得她的座右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再比如哥出国前交待我的最后一句话:“苏阳,你辛苦点帮哥顶着,再大的困难,再大的委屈,都帮我撑着,你要自信点,拽一点,你要知道,你比谁都强!”
或许跟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和性格有关,我过分要求自己,但也并非不平易近人,让自己对任何人和事,都用公平的态度,无论男女老少,富贵或者贫穷,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