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伦理命题指的是某种关乎材料上无限的应然的判断。这是一种全称命题。w的不可说。
但是就理性作为有限条件上的运用,作出判断,这是可行的,也是应然的。w的有责任把可以说清楚的东西说清楚。
这里就是对于理性落在具体的经验中的判断,和落在无限的东西做判断的区分。后者就是理性的僭越。
2
经验是代数式命题。蕴含语境原则。经验是在原因的东西的认识之先就作为蕴含了原因的东西的结果对我直接给出来的一个命题。经验作为认识论上在先的东西,一个蕴含原因的东西或蕴含本体本质的现象其真直接给出。它使我有能力直接面对本体论的事实,虽然我对于后者还是无知,并不妨碍蕴含它的真命题的被给予
经验不是由事物而是事实所构成。不是语词而是句子,进而单个句子所嵌入的整体作为认识论上在先给出来的单位的东西。
经验在认识论中具有作为最初给出来的东西的位置。它作为某种有待解释的材料,是理解真实世界的起点,凭籍。错误的是所见即所是的全部,一种想到就是做到的理性的僭越。但是其否定并不能过头到摒弃在认识中的最初可以确定的东西的位置,不能摒弃它来认识真实。那就是向下的路的摒弃,得到的是向上的意见而非知识,是乌托邦
经验是一个蕴含相对而言未知而不变的原因为或者主目或者函项的构造的结果。它本质上给出一个语境原则,在认识到原因的东西之先认识到其结果的东西。而原因的东西基于这结果的真基于分析反过来被推论。
2
关于人的事实而非自然现象的事实,它总是基于理念的眼光。一个孩子在看这个世界时,是用童话和神话的方式开启的。设使我回到孩提,撇掉现有的认知成见,回到无知之中,未作判断的情况,对于事实,对于作出来的任何判断,难以回避它们总是置于一个总体上的判断之下的局部的判断。理念之无处不在,区别的只是它作为意见或知识,偶然的或深刻的信念基于某种逻辑而作为必然的。
童话和神话世界就是一种作为未经其真的审视的意见,它们作为理念,是对于这个世界的判断。
代数的思想,着眼于综合命题的个别对象的判断。但是代数命题还可以作为分析的方法所得的分析命题,作为从经验出发其类的类的归纳而言,揭示其中形式的逻辑。这时,它作为带有多个空位的函数关系,作为不同对象基于不同的位置所处于的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描述。 逻辑命题就是对于经验做这种类的分析所得的逻辑关系的命题。在逻辑关系里,无论两种东西是什么,基于语言分析,它们之间处于某种关系之中。
而语言,在这里作为存在的家,作为基底的东西,构建任何存在的东西。
3
智慧和聪明大体可以可区分为思辨用于目的判断作为先于目的的逻辑和用于后于目的的决定的怎么作的恰当的判断或谋划。也就是理性和理智的区分
人可以在哪里站住,不动而存在?本体论。在哲学的范畴,就是理念。在关乎世界的判断就是譬如艺术里。哲学的逻辑和艺术之间,作为分析命题的范畴和综合命题之间的区别。
4
是,在于概念思维。真,在于对概念把捉对象这件事情的先天条件是否满足的审视。把思想从对象的随意拉回到事实中来。
5
诗是理念的断论,不负责论证。
日常的诗意源于嵌入某个更根本的境遇。地府之行置于主体的某个境遇的自觉之下拉开。带来整个过程中日喻一般开启整个过程的肇因的那理念的存在的昭示。
童年的感受不易或无从回忆。能够回忆的东西都是基于现在的世界观作为文化背景之下的投射。童年和现在的一点交集。
童年和成年之间的回忆,如同不同文化之间语言的不可翻译的情况。那些感受,相同的对象所唤起的认知——对象仅仅是质料性,有待解释的材料——始终是嵌入不同理念或观念的秩序的东西。
语言的习得之先的经历,更加不可思议。我看着婴儿,却难以设想它的感受和思想,如果它有思想的话。
成年人越多天真的保有,使它越和孩子相通。他能更多地欣赏孩子,以及童年感受的回忆。
成年人的文化和天真之间,看成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毋宁是苏格拉底的以大喻小中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大喻小的用法,是基于本体论的求真作为类和作为反思审视的实例之间的关系。
6
价格按照达成交易最小阻力的标准产生和变化。人的一切行为也是遵循同一条规则。边际效用
光的折射 速降线(抛物线),类同。
7
辩真假为先
荣誉至上,争胜负
纵欲
真假基于根据,是客观的,虽然是相对的。
荣誉基于观念上先入为主的成见,它不负责观念的真的审视。这里是一种盲目。眼光的缺失。出于真的审视作为反思的无知或无意识。荣誉所执的观念总是社会性的产物,它先天具有对它者的存在的认同。
而纵欲只有自身,没有它者存在的合法性。并不考虑顾及它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