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天气有点名不符实,本周已然过了白露节气,半夜竟然热醒了,起床又开了空调,入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很多事物在悄然发生变化,气温也不甘落后,赶了一把潮流,我们应摒弃固有模式,顺势而为。
预报了多天的雨,终于在人们的期待与观望中如约而至。从清晨开始,下到了傍晚,仍然没有停下的意思,它像是带着某种执拗的使命,淅淅沥沥、轰轰烈烈地冲刷着大地,又像是仿佛在无声地证明着什么——我不是“光打雷不下雨”。
这场雨给懒惰找了个借口,雨大到根本无法出去买菜,那就吃快餐吧。其实大雨也就那个时间段,买菜的时间段,惰性来了,借口也就有了,哪需要借口呢,后面连续几天都没开伙,惰性也有着惯性。
今年的夏季,依然是那么的漫长,抢占了春,又霸占了秋,不看节气,都不知道到了什么季节。今年真热呀,变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也成了很多人打招呼的方式。起初阶段也这么认为,今年的天气有点反常,热了这么长时间,直到那天一位朋友说,看这天气,今年桂花又要迟开了,猛然想起,去年,天气也是这么热,桂花过了中秋节之后才零星开了点,全然没了小时候印象中的气势和香味。
天气早就发生了变化,早在几年前,春秋衣就变成了摆设,一年当中或只穿两三天,忍一下,或许根本用不着,只是我们更在意了当下,只说着现在天气好热呀,其实近几年每年都这么热,都热这么长时间。
晚餐后与那位一起散步,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两个背影,从走姿看貌似熟悉,熟悉中又有点陌生,走近一看确认了,是一对夫妻俩,只是瘦得脱了形,从背影看,愈发的老态龙钟,让人不敢相认。
夫妻俩退休才两年时间,听说妻子生了一场病,大夫也一直身体不佳,竟然瘦成了那样,仲秋的傍晚,微风拂过,衬衫在身上晃荡,看了很伤感,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太瘦了,那一瞬,决定不刻意减肥了,胖就胖点吧,顺其自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任务的减轻,体形不经意间在横向发展,体重也在明显增加,当拿起去年的衣服无法穿下时,有了约束体态自由发展的念头,现在看来,只要身体健康,体形是次要的。
这周五下午,室内装修修补部分终于全部完工了,装修师傅打着招呼出门的那一刻,竟然没有喜悦的感觉,短时间内完成,出乎意料的效果,那才叫惊喜,拖了半年的时间,已然没了那种欣喜感觉。
前一天遇到楼下的一位邻居还问道,差不多准备搬了吧,不知道什么完工呢,后续修补工程进度太缓慢,不催了,回答的口气中带着无奈。她也有同感,她家的油漆工还是一位朋友呢,后续修补催了四五次,居然没有过来,最后都发火了。
我没有发火,但语气中略带不悦了,不催促,也是一种不悦,最后释然了,没有主动联系,可能对方也不好意思了,终于在天气稍有凉爽之后,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完成了室内的所有修补工作。
本周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本书讲述的是黑人奴隶的悲惨经历,小说揭露了黑人奴隶制的残暴和黑人的痛苦,从他们的经历中也反映出,即使是同样的命运,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终会是不同的结局。遇到困境,努力总没有错,努力未必会有结果,但不努力,肯定没有如意的结果。
本周还有一些随感,没有及时记录,忘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