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20年5月18日
阅读书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阅读章节:整体化策略
原文摘抄:
1,知识的整体化是针对知识的碎片化而言的,强调知识的结构化,整合化,防止知识的孤立化,片面化是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2,联系是一种能力,它意味着学生能看出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在不同知识之间看出相同点和在相同知识知看出不同点,能看出知识的各种联系,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特别是能从似乎没有关联的知识之间看出彼此的内在联系。
3,奥苏伯尔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就是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4,就一门学科而言,基于课程统整的教学而言,教师应努力实现以下四点:一,学科内知识间的对相互融汇与贯通。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与支撑,三,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和谐结合,四学科知识学习与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机统一。
心得感悟:
整体化即联系、组织和整合,通过联系组织整合,可以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并使知识真正转化为素养。强调联系组织和整合的目的是防止知识和能力的碎片化,改变从单个知识点的记忆与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认知路径,转变知识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我觉得无论是知识树、概念图还是思维导图都是注重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重新的组织整合,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升了学生能力素养。
当前比较时兴的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让学生清晰地呈现整个相关知识点脉络,并且告知学生已学知识或新学知识。根据学生认知发展,1~3年级的学生可以由教师提供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对知识点整体性的印象,初步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4~6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三年教师的引导和铺垫,开始自己整合知识点,可以是动手画思维导图,利用软件制作等等方法,学生在长期思维导图线条的串联下,将知识点整合成有机整体。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预习或梳理学习的内容。学习一课时有一课时的思维导图,一单元有一单元的思维导图,整册有整册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整体架构。2019年九月份在三名工程首次培训时,有幸在华东师范大学听取了刘教授做的《可视化思维》的讲座,使我对思维导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传统教学过度关注"知识"却忽视知识背后的"思维",而思维导图使得学生更加明确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归纳总结整理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