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25封信:你的衣橱满满的,我的衣橱却很空——跟你的比起来。这是因为我们的购买行为很不一样。你买衣服是随兴所至的,走在路上你看见哪一件喜欢就买下来,买回家以后很可能永远不穿它。我跟你相反,MM,我“深思熟虑”地怎么穿怎么配,然后在完全清楚自己缺什么的时候,才去寻找那特定的一件衣服。结果呢,我们花在衣物上的时间其实是一样的,差别在于,我的是专注精选的(而且通常比你好看一百倍),你穿衣服,哈,有时候我觉得,你就是披上一个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或者盖上一条地毯,那美学效果也差不多!
【原文】第26封信:想到你的信把我描述得如此“不堪”,我低头检视一下自己:今天穿的是什么?一件青烟色的棉布薄衫裙。直筒形的,假如你拿一个大塑料袋,在上面剪出一个半圆,两翼剪出两个袖洞,就是了。赤足。指甲没有颜色,脸上也没有脂粉。身上没有首饰;今天是个独处的日子。
【原文】我出门的时候,是会“打扮”的,安德烈。不过衣服总是白色或黑色,看起来像是一个“极简主义者”的行动宣示,但真正的原因是,一,我哪有可能把时间只在衣着和打扮的琢磨思考上?二,我可能在用所谓的“极简”美学来掩饰自己其实对“美”和“品味”缺乏心得,没有成就。
【读书笔记】
冬去春来,女生的衣橱永远少一件衣服,我也不例外。但有些时候买回了家,发现不外乎还是那几种类型和颜色,甚至连细节都相差无几。美其名曰“极简”美学、三原色,其实掩盖不住的,真是的美和品味的贫乏。不得不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更赞同安德烈。虽然我自己也还有很多需改进。但今天想到的却不只是这一点。
作者说,“渔村的贫乏造成了我对美的贫乏,但给了我悲天悯人的能力”,实际上,幼年物质的贫乏、眼界的狭窄,真的只会影响到美学和品味吗?我觉得不是。美学和品味,已经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幼年贫乏导致的最直接的影响,其实就是对物质的渴望。有过物质贫乏的经历,会让人拥有后更害怕失去。以前有长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房子再大、也能装满,虽不用也不舍得丢弃。经年累月,越积越多,每次整理都是一个浩大工程。当年的我以为这只是个别现象,后来才了解,原来有一种叫“囤积症”。经历过动乱年代、饥荒年代、物质贫乏年代的人们,在解决温饱奔向小康之后,还是习惯性地要把所有东西囤着;即使不需要,但如果不用花钱或者别人白送,那也欣然接受。拥有带来的满足感比其他任何都来得强烈。
与“囤积症”相对的是“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让人脱离物质的执念,获得清爽简单的生活。接触这个概念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却没有真正下定决心执行过。春夏之交,不妨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