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能源】焦健-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委会主任联系方式

个人简历:

邀请老师授课请联系:19311012073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委会主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全球环境基金(GEF)能效项目中方专家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能源政策顾问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顾问组成员

《能源与气候管理(英文)》期刊编委

国家级工业园区绿色转型评审专家组组长

国务院参事室“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合作机制专家

擅长领域:

绿色低碳能源及能效领域政策、投融资机制和模式、投融资风险评估、产业发展、技术推广、技术经济评估、ESG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实战经验:

焦健主任26年深耕能源效率与低碳转型研究(1999年进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依托中国能源研究会平台,主导构建国家发改委认证的“能-碳-电协同优化”理论体系。其学术成果直接支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路径设计,主持国家级课题《“双碳”目标下加快工业域终端电气化研究—钢铁行业报告》,量化提出2030年钢铁行业电气化率14%、碳减排贡献率63%的核心路径。作为中央政策咨询网络成员,2016-2025年连续参与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国家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等7项重大政策起草。

焦健主任通过整合国际组织资源与本土化创新,形成了独特的产业转化模式。在担任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核心专家期间,他成功将合同能源管理(EMC)机制引入国内,推动培育超6,000家节能服务企业。这一模式创新不仅激活了市场活力,更被国家发改委纳入节能服务产业标准化体系。同时,其提出的“钢-化-建-能”产业耦合发展模型,被浙江省采纳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技术路线核心内容,直接推动能效领跑者制度等5项省级政策落地。在国际合作层面,他主导的中非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绿色规划,促成晶科能源等企业落地光伏项目,成为“一带一路”低碳园区标杆。

焦健的学术与实践成果已形成闭环验证体系。在理论层面,其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技术二重性批判理论”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3次,为数字经济下的能源政策设计提供了哲学框架。政策转化方面,主笔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瓶突破建议》被中宣部重大课题采纳,核心条款直接写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第21条,推动钢铁、电解铝行业于2024年纳入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其实战课程《工业电气化与碳中和实施径》因实效突出,在国家能源集团等央企的返聘率达92%,学员反馈“方案直接降低风电场运营成本18%”。此外,其主导的埃及园区“光储直柔”系统设计,缩短跨境绿电交易谈判周期6个月,成果被国际能源署(IEA)纳入《全球工业脱碳路线图》。

主讲课程:

《“双碳”目标下的工业电化实施路径》

《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创与金融工具应用》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设与企业应对策略》

《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规方法论》

《国际能源合作项目开发与险管理》

授课风格:

1.数据驱动:注重量化模型与政策实效比对(如电气化率/碳减排贡献率计算公式演示)

2. 跨界整合:融合技术经济性分析(LCOE)、金融工具(绿债/碳期货)、政策合规三重维度

3. 案例沉浸:深度剖析越南LED照明计划、新加坡滨海湾区域供冷系统等国际标杆项目

4. 互动推演:组织碳排放配额分配模拟、绿电交易价格机制设计等沙盘演练

科研项目:

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技术总顾问)

国家社科基金《全国统一大市场理论依据政策路径》

生态环境部委托《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施方案》

国家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资源力评估》

中非合作论坛《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低规划》

学术著作:

《广义政治经济学论纲——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及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十三五”时期低碳发展产业转型》(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

《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3)

《海外园区绿色发展路径研》(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白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

所获荣誉:

中国能源创新奖学术创新奖(国家科技奖励社会奖励目录0285号,2020年)

全球环境基金(GEF)“杰出技术转移贡献奖”(2018年)

国际能源署(IEA)全球ESCO市场发展特别贡献人物(2017年)

授课现场:

邀请老师授课请联系:1931101207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