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古文观止》的第二篇,篇名叫《周郑交质》。
一、故事梗概
本篇讲的是周郑两国之间发生的一段插曲。当时的郑武公和他儿子郑庄公都是周国的执政大臣,而周平王担心郑庄公权势过大,想把他的一部分权力分出去给西虢公,郑庄公知道后对周平王心怀不满,而周平王不承认,说没有这回事。最后周平王以交换人质来平息了这场猜忌。
周平王死后,周国准备让西虢公执掌一部分权力。这时郑庄公看不下去了,开始进行报复,命郑大夫祭仲率兵强取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强收了周国的谷子,从此以后,周郑两国交恶,互相仇视对方。
文末亮明观点:彼此间的信任如果不是由衷发出的,即使用人质做抵押也于事无补。如果双方以礼相待,以忠恕之道行事,即使没有人质,也不会有人能离间得了他们。
天地之间的万物,小到山涧小溪的野草、浮萍等都可以祭祀鬼神,进献王宫,更何况两国之间的交往,以诚相待,何须要人质?像《诗经》中的《采蘩》《采蘋》《行苇》《泂酌》这些诗篇,都是申明忠恕之道的。
二、读书感悟
故事虽发生在遥远的朝代,但今天读来仍有许多借鉴意义。从古至今,信任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基础。而真诚可靠的友谊不是靠口头承诺或达成某项交易来实现的,是需要双方拥有发自内心的真实意愿,以礼相待,坦诚交往,互信释疑,如此,友谊之树才能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