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纪伯伦
我曾经很害怕一个人。
下晚修了。沉寂的教学楼里一下子洋溢着叽叽喳喳的笑闹声和学生们拉开桌子发出的嘎吱声。楼梯口涌下一群群学生,男生们搭着肩,女生们挽着手,开着玩笑,说着琐事。学校的路灯打开,路灯下,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的影子被拖得很长很长。只她一个昏黄的背影,身边再没有人。她的手放进裤兜,背挺得很直,仿佛能让人看到她倔强的脸。
那时候真觉得冷啊。寒气入骨的孤单。
老师排座位的时候,把她放在了一个热闹的四人小组。其他三个人很活泼,每天上课下课在讨论着明星的日常,小组内欢笑不断。刚开始,她从前座转身,试着加入他们的话题,可是,她发现,他们讨论的东西她一个也不知道。她叹了一口气,转回身子,从课桌里抽出一本书。
其实她很苦恼。她在网上查过一次又一次,怎样可以让自己受欢迎,如何打理好人际关系。可是,那些东西她试过了,也不管用。她看着别人成双成对,三五成群的好朋友,心里总是很羡慕。这样的日子,差不多持续了一年。
她不明白,为什么?小学呼风唤雨的她,怎么到了初中就找不到朋友了?
直到有一天,她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句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她突然明白了些什么。
她把别人用来聊天,打闹,打理人际关系的时间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
她养成了一边走一边读书的习惯。她把好的句子抄下来,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边走边背。小组内的谈论她插不上话,就把所有课间用来看书,一周一本的效率也渐渐提升。她在宿舍里不怎么讲话,把无器械健身的步骤牢记于心,在床位上练。
她不再想为什么。她已经没有时间思考那些无聊的问题。她一个人的时候,脑子里总是有更有意义的事情要想。
渐渐的,她发现自己很久没有感受过孤独这种滋味。过去的那些日子里令她感到深入骨髓的冷,也渐渐忘掉了是什么。
然而这时,她的朋友也渐渐变多。走在路上,会有人从后面拍她的肩膀,挽着她的手一起走;在教室,小组内也拉上她一起说话。她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她,已经“盛开”。
可是这时的她,已经不再害怕一个人。她开始觉得,一个人在路灯下慢慢地走,想着今天看的书,也很好。她也不怕没有人跟她说话,因为好书太多,时间太少。
她开始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觉得那才是真正她想要的,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