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家里的废物

婆婆说昨天在超市买的桃子软软的,催我们快点吃掉,我拿起来一看,果然,外皮出现了好几处浅褐色凹陷,一看就是变坏的前奏。

我也舍不得,赶紧拿起最坏的一个,剔除坏的部分,三两口解决一个。

好消息是我只买了4个,坏消息是另一个即将变腐,另两个熬不过2天。更坏的消息是家里人不肯吃,最后都是我的,为了过心理关,赶紧拿去冰箱里封存。

4个桃子花了25.11元,假如老公不喜欢吃,我绝不会买,假如他拿出去吃,即使丢了,也不至于如此伤心,不管了,这次浪费的几十块钱黑锅都是他背。

再次吸取惨痛教训:不能去大超市买水果,很容易坏不说,还浪费钱!

嘴上一直说节约,少买,难以避免地交了不少智商税,家里堆了不少华而无实的物品,切实做到了:把钱花在刀柄上。

一个榨汁机59元,只因为天热去公园玩,小孩在外面喝了一杯29元的西瓜汁,说嘴馋果汁,于是我就下手了,买回来后,确实用过几次,火龙果香蕉汁、西瓜汁都打过,后面发现,喜欢吃的水果即使不打汁也爱吃,不喜欢吃的,打汁也没人理睬。

现在堆在角落里吃灰。

去年初买的两双皮鞋,一双黑色的143,一双白色的169,加起来三百多元,白色的只穿过不超5次,找不到衣服搭配。

黑色的一次都没穿,因为系带的款式,被家人随口说了一句老气,我觉得穿不出去。脑袋一抽,某天我把袋子剪掉了,好了,现在发现它太长,走路哐哐往下掉,更不能穿了。到最后,穿的最多的还是几十块钱一双的运动鞋。

现在两双鞋摆在鞋架上吃灰。

有次买了4瓶牛肉拌面酱,贵倒是不贵,现在一瓶都没吃完,因为早上吃面比较少,只有小姑子来玩的时候,需要酱料辅佐。周末吃粥次数反而比较多,于是又发现缺小料下粥。

就是这么神奇,买回来的东西,竟然一下就变得不需要了。

说到这里,发现我们跟父母辈消费的区别:他们是有啥用啥,我们是缺啥买啥。

摆在客厅地上的垫子,我买了两种,一种是毛绒绒的小方块,可以拼接,花了近75块,也就过年那几天,拿出来摆了一下,因为很占空间,还掉毛。

一种是可折叠的爬爬垫,也花了近80块,不用的理由同上,小小的客厅,装不下大大的地垫。

现在堆在床底吃灰。

更别提给孩子买的玩具,不出一星期,被拆得东零西落,花销难以计量。

之前拿回去老家很多,新的玩具在这里装满了2个抽屉,我敢说,再抠搜的父母也防不住孩子买玩具的欲望。

怪不得讲,家越住越小,因为不需要的东西会慢慢蚕食有限空间,找个时间,我要清理一下物品,不需要的狠一狠心,丢掉算了。

只有整理的时候才会发觉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必要的可以买,想要的可以加入购物车等一等再说。

换个角度想,家里物品多的,可以体会到双倍快乐:购物时的期待感,丢掉时的轻松感。

我时常纠结,花钱时,羡慕别人攒下钱;不花钱时,羡慕别人会享受。

最应该反思的地方:冲动购物花的冤枉钱,比如生气的时候,总在想:我过得什么苦日子,我要对自己好点,于是跑去买一堆事后后悔的东西,冷静下来后觉得其实大可不必,伤心又伤钱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