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广大党员干部前行的方向。
一、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是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员干部的政绩观,直接反映着其对初心使命的理解和践行程度。
当我们看到贫困地区的百姓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在现代化的教室里快乐地学习,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当我们看到老人们在温馨的社区里安享晚年,感受着社会的关爱…… 这些都是造福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党员干部应当追求的政绩。
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想着人民的冷暖安危,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二、以实干担当铸就造福人民的政绩
造福人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党员干部要以实干担当的精神,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用汗水和心血书写了壮丽的篇章。他们走村入户,精准施策,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让一个个贫困山村旧貌换新颜。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坚守岗位,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付出了巨大努力。
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实干,才能把蓝图变为现实,才能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党员干部还要敢于担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不回避,勇于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三、坚决摒弃错误的政绩观
在现实中,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存在错误的政绩观。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注重表面文章,不注重实际效果;有的追求短期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破坏;有的唯上不唯实,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忽视了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
这些错误的政绩观,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必须坚决摒弃这些错误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之心。
四、让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蔚然成风
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造福人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纳入考核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对党员干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他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我们的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牢固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以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