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分享第196天
一个半的朋友
经常听到有家长说,不要再跟谁谁玩了,不要跟他交朋友之类的话。
那么,你会让自己的孩子如何交朋友呢?
说书唱戏劝人方,一条大路走中央,“故事”善恶终有道,人间正道是沧桑。给你分享一个小故事,你会讲给孩子听吗?
从前有一个广交天下豪杰的、很仗义的武夫。他临终前对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在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己的儿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
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抱拳相求,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朝廷要犯”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这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你……”
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
晋将军苏浚在《鸡鸣偶记》中按不同的交往方式把朋友分成四种类型:
能相互劝勉、相互鼓励,及时指出朋友的错误,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是畏友或诤友;
当朋友处于患难之际,能挺身而出,鼎力相助,不惜一切把朋友救出困境,这是密友;
凑在一起吃喝玩乐,说些互相恭维的话,以酒肉为基础,这是昵友,也即人们常说的酒肉朋友;
臭味相投,结成死党,而一旦分赃不均,就大动干戈、互相残杀,这是贼友。
最后,问题来了——你不会让孩子跟谁谁谁交朋友,那么,你的朋友又是谁呢?你会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自己的孩子吗?此时此刻,你最先想到的那位朋友,可能就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