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莫顿教授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将其命名为“自证预言”,即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莫顿教授用银行挤兑的例子说明了自证预言的作用机理:
一家银行本来运作得很正常,但不知什么原因,出现了“这家银行要倒闭”的流言。流言越传越广,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信以为真,有人为防意外而跑到银行把自己的存款提走。恐慌情绪蔓延,并且变得愈加真实,更多的人冲进银行提走自己的存款……最终,挤兑发生了,银行真的倒闭了。
这些年我见证过的惊人最甚、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自证预言实现发生在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中国学生之所以最终未能掌握英语,其实就是自证预言的实现。
最近几年,国内考托福的中学生渐渐增多。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学生的托福平均成绩比大学生高出许多。在国内的大学校园里,托福成绩超过100分就算是高分了,110分以上的少之又少。可是,在国内的中学校园里,托福成绩超过100分不足挂齿,超过110分也不稀罕,甚至连115分以上的成绩都相当常见。
两代学生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惊人的差异?一个比较恰当的解释是,上一代学生实现了自证预言。现在正在国内大学校园里学习的学生,大多从未相信自己可以很好地掌握一门外语。以英语为例,在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总计16年的时间里,他们被要求掌握约4500个词汇,而这个要求翻译一下就是:
约4500个词汇:即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大纲的词汇量总数。
学英语很难的!16年掌握4500个单词,你就很了不起了!
再翻译一下:
每年你能掌握的单词不到300个,平均每天不到1个……你很笨!学英语很难!
这样的信息被悄悄植入大多数学生的脑海,他们不明就里地相信了。相信的结果就是自证预言的实现。不止这些学生,之前的许多代人,都是“一辈子学不好,一辈子很努力”,而结果则是越学越差……
以上是摘自《把时间当作朋友》,身边很多朋友,也包括我自己也一样,上学的时候认为别人学习好是天生的,聪明也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而自己学不好是因为天生愚笨,不够聪明,无论怎样都不会好。由于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禁锢着,以后的就真再也没学好过--自证预言。
聪明是因为掌握大量的各类知识在某一刻进行了融会贯通产生的效应,说白了,我不学故我笨。当我知道这个原因之后我不在拿这种“固步自封”的思想来作为我不上进的理由,负面的自证预言就不攻自破。
然而通过“类比”我发现,人生大计划 是另外一种 正面的“自证预言”。
在我认识的励志人物中,比如袁春楠,潇洒姐,梁凯恩.. 无一不是做自己的人生大计划,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人。
我是在2015年从知乎上认识袁春楠,然后一路摸到她的博客,看过她的每一篇博文,这些博文是她每一个行动,每一次进步的点滴,她是从2011年由之前的无目标状态开始规划目标和读书,专注于个人成长。 给我印象最深刻是她写的101个目标。这101个目标也都在分别在不同的年份实现,她的创业目标也在2016年实现了 。袁春楠的目标都是写在小本子上每天携带,没事就拿出来浏览,阅读,记忆。思考下一步做什么样的行动才能更接近目标。
春楠的101个目标是源自另外一个楷模梁凯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下他的101个目标,他是中国企业家集团董事长,超级演说家。
潇洒姐(王潇)从2002年开始做自己的人生大计划,原本计划在暮年出一本自己的书,结果在制定人生计划之后的7年出了5本书,一路走来,创造了“趁早”品牌。
他们一步步按照自己的人生大计划去努力行动,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家庭,事业,健康。
一个人有了计划,有了目标,行动才有意义,活着才有盼头。它就像一座灯塔,给每一个海上航行的人指引方向,引导人们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这种计划其实就是一种对自己的预言,目标具体形象,进而将其固化在心里,之后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有所图的,我们都是朝着计划和目标努力。
其实不管是正面的人生计划,还是负面的固化概念,一旦形成这个“预言”,之后在生活中我们也都按照自己的预言为行动标准。
觉得自己天生学不好任何课程,或者天生不够聪明,或者自己命不好、运气不好的人,也都从来不知道一切知识靠积累,然后用所学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他们心里已经认同这糟糕的状态,更不会为之努力去改变这种状态。
然而 有宏伟计划的人生结果他也真的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潇洒姐说:“年轻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怕,相信所有电视里书里的奇迹,觉得哪儿都可以去,怎么样都可以过,只要愿意,自己可以变身,成为任何人。”
如果不想混沌的了却此生,那动动脑子思考一下我们的人生计划,然后自证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