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灵歌,今天是2025年7月 14日,这是我的25年暑假第1周周复盘,也是第 96篇复盘。六月份复盘有所放缓,但是坚持差不多四个月我也写到了第96篇,这让我看到坚持的力量。
一、【生活思考】
嗨,亲爱的自己,你这一周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发生什么触动你的事?有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小思考?
上一周是暑假的第1周,慨叹时间溜走的速度。回顾这一周感觉有点恍惚似的,没有自己原来计划的鸡血,也不怎么松弛,还有许多值得思考提高的地方。
1.计划和执行总是打架
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执行比较弱的人,暑假的计划甚少完成的漂亮,这个暑假也是希望自己能少打折就好。
为什么计划总是实现不了呢。
第一个原因肯定是自己身上的,我是一个很好的螺丝钉,喜欢被安排任务那种,他律在我身上要优于自律,虽然承认这一点有点小羞耻,但是多年的工作就是让自己形成这么个习惯,不是逼到一定份上,执行力总是平缓的,潜意识总能安慰自己然后把很多事情拖死到最后惊险做完。
第二个原因是我高估了自己的平衡的能力,以为放暑假我就算是时间自由了,最起码比上班是自由的。
事实上隔行如隔山,至少在我们民办学校暑假是老师居家办公,随时待命的状态,纵然内心情绪波澜,还是要完成领导放假前留的任务和假期中临时电话补充的任务。这还不说出于责任心自己要完成备课准备任务和为了发展自己不得不做的科研任务。
另外两个孩子放暑假,不想让孩子上很多辅导班,尤其是文化课辅导班。在我没有彻底有能力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策略之前,我至少要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做到充分的休息。
但是矛盾的是我也希望在学习上给孩子一点助力,毕竟学习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核心的任务,并且升学压力不是我不想就消失不见的。如何让他们还是沿着学习这条主线加油,但是能够快乐舒心点,是我的使命和长期努力的标准。
学校任务+娃课外班+娃的课程学习,我没有很好平衡三者占比,搭上很多原本计划给自己的时间,导致自我空间不够用。
第三个原因是暑期家务确实占据了更多的时间,而且我不知道如何提高效率。因为主观上也觉得时间充裕,所以我更愿意做相对丰富和耗时的饭菜。
爸爸现在对饮食像一个挑刺的顾客一样总是让我时不时感到受打击,理解到他那个年龄(89岁),多多少少有点老变小的找事感,他的故意找茬有时也是刷刷存在感,甚至有点嫉妒我对孩子们的照顾优于他吧。
总体而言,这个年龄他这样的状态我还是很满意的,总比那种痴呆到不认人或者彻底丧失生活能力要好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我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平和慈祥的长辈。珍惜和他相处的每一天,适当记录他的言行,也很有趣。
老二和老大虽然也帮我完成一部分家务,但是很多时候是自己给他们机会较少,这个需要反思和警醒。
总的来说家务是我目前舍不得外包的,甚至想趁假期好好的来做,除去经济因素我考虑还有实际问题。毕竟父亲年龄大了,未来不确定因素太多,不想留不必要的遗憾。孩子成长很快,未来能吃到妈妈做的饭的时间越来越稀少。
2.看到成长的力量
老公带孩子旅游这三天,我没有更轻松,反而更担心。老公说平时都没打电话这么勤过。因为我总是各种担心,孩子会不会晕车,海边会不会太晒,孩子安全吗?孩子会不会饮食不习惯,各种自我小情绪。
事实证明,爸爸也是可以照顾好孩子们的,除了晒得黑了一些,孩子们健康无忧。是我舍不得撒手而已,生命本自具足,我是那个发展眼光不够的操心妈妈。
孩子回来后争着给我分享一路见闻,爸爸也会补充一些细节。
孩子长大的过程,父母要适时推出,如何得体的面临这场成长的分离,让他们更好的成长,是我一生要研究的课题。
老二识字的速度也是超过了我的计划,没想到有全家基本当作饭后娱乐配合的小老师反串表演效果很好,小老师为了更好的给我们讲,学习时更认真了。每次认识多一个字被哥哥在墙贴上粘一个大拇指或者大红花的时候,老二眼睛都是放光的,讲解更卖力了。有时批评爸爸听课看手机时的气势和真老师一样,吧嗒吧嗒说个不停,老公不好意思不全情配合了。
3.孩子们篮球课的反思
第一次试过课后老大有点情绪,不过旅游后就没啥了,孩子的反射弧短吧,有时我们看到的是暂时的现象。这不旅游回来后上课积极性很高了,主动规划自己一周上几次课,什么时间去比较好,这个让我的担心多余了。
昨天算是第二次上课,因为原计划时间点和编程课冲突,于是临时改成了五点这个时间点。这个教练的风格明显比第一次课的教练更有耐心,教学风格和训练方式有所不同,而且昨天8个孩子都是差不多刚开始学的,老大感觉到没啥压力,放的也比较开,效果就很好。他最喜欢最后投篮的环节,每投进去一次开心的不得了,这次训练完他再没说累啥的。
老二还是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兴奋,充分展示什么叫童真和初生牛犊不怕虎。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应该跟着这个教练训练比较好,适合的老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更重要,有选择地情况下选择孩子更适合的老师对孩子很受益。这坚定了我送老二去车车老师(原来老大学前班班主任)那里上课的信念。
人是环境的产物,若能改变环境帮助孩子我会尽力,若不能,需要引导教会他们适应环境,未来突破限制。
二、【第三季度目标】
🧮三、【7月暑假第1周复盘】🧮
1. 上半年年度复盘 ❌未完成。
2. 暑期第一周3篇鹅圈子公开复盘❌未完成。
3.阅读计划✅完成。
虽然完成,但是主题有点发散,看了相对偏离主题的书。其中把《长安的荔枝》快速看完了,没有写读后感,并且快速复看了《一路生花》自己以前记的笔记,哭的稀里哗啦。
这两本书都是不错的书,杨妞花那本书让我感觉自己和她相比足够幸运,至少我的童年是很快乐的,我还拥有了学习,上大学的机会。相比之下我更应该对老父亲好一些,更应该阳光开朗,用爱意满满回报这个世界。
总是抱怨命运给自己不够好,不够多时,应该读读杨妞花这本书,回看生命的初衷,回望那些生活的磨砺,更要珍惜当下,勇敢去拼更好的未来。
4.陪孩子每天运动不低于30分钟,这个除了孩子旅游在外那几天没完成,其余几天✅完成。
🧮四、7月暑假第2周计划】🧮
1.完成学校培养方案和专业申请分配的相关任务。
2.完成初步的暑期学习计划,这周又赶上老公带孩子回老家,适时调整优化,多给孩子打视频电话,形成文字记录。
3.完成基本暑期家庭运动计划,适当加大运动量 ,每天要进行30-60分钟运动量,记录下来,打印出来和孩子暑期计划贴一起。
4.这周加大阅读量,给自己每日复盘定个强制书写的目标,每天不低于1000字。每天读书笔记不低于500字,不限制笔记形式。
5.把英文三字经60节音频课录完,虽然录的不好,但是这是我的第一版,让孩子看到我的努力,陪学过程再迭代第二版,至少妈妈的声音对孩子是亲切的,陪伴学习的过程和努力是无价的。
💚【每周小确幸】💚
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而幸福取决于大量连续的小事。记录愉悦的小事,可以低成本提高幸福水平。
1.这一周老公也休息,我们陪孩子时间都比较多,用他的话是烦也快乐着。
2.老大转述,第二次篮球课老师最后集合时问八个孩子分别几岁了上几年级,问到老二时,他说不出来,就跟着哥哥说他也该上五年级了,哥哥赶紧纠正说他该上幼小衔接班啦,教练和其它队友一起哈哈大笑,老二也跟着大家笑。
3.老二的识字活动比计划进展顺利,这要感谢老大的配合,好像和父母比起来,老大更善于哄弟弟学习,表演起来更入戏,弟弟也更倾向听哥哥的话。
4.陪着孩子们学习英语,用林克妈妈的英文三字经,截至目前,我已经自己学了一遍,提前查好一些我不太确定发音的单词,并且找到喜马拉雅比较标准的发音来学习。初衷是想引导我的孩子,陪孩子学了三个单元,自己录制我学习的朗读音频到34课。
💝感恩札记💝
1.感谢孩子们活泼可爱,给我反向教育
2.感谢家人和我都健健康康,有精力去做很多事情。
3.感谢篮球课教练、书法班老师、编程课老师给孩子的教育和引导,炎炎夏日,因为他们的付出,孩子的暑期生活才显得丰富多彩。
4.感谢鹅圈子那些优秀的盘友们坚持复盘,让自己感受到榜样坚持的力量。一个社群也是一个小家,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身为其中一份子,我也再次拿起接力棒,坚持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