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出自《道德经》第64章,意思是说:刻意作为会失败,故意坚持会失掉,所以,圣人不欲而为,故没有失败,不贪而持,故没有失掉。

有什么含义?

做事不要刻意,不要欲望,不要贪婪,否则多数失败,坚持不靠意志,不凭愿望,不用决心,否则多数会放弃,顺其自然,适其环境和和其条件,多数会成功,坚持要靠方法,道理和效益,才能长久和稳定。

有什么道理?

道生万物,德成万事,客观决定主观,存在决定意识。凡是抱着目的,愿望和理想而操作,行为和运营的,多数无法适应规律,法则和环境,从而无法取得成功,所谓的成功都是虚假的,暂时的和幻觉的。凡是依靠决心,意志和精神而保持,坚持或把持的,多数无法避免错误,失误和谬误,从而无法实现延续,所有的固执都会造成死板,教条和僵化,最后都会被粉碎,抛弃和遗忘。

唯有遵循道理,原理和机理,唯有依靠环境,条件和资源,唯有凭借技术,设备和工具,唯有开展协作,配合与同行,才能取得成功和胜利,否则都会以失败告终,会以放弃结束。

有什么作用?

信奉道生万物和德育万事,就能克制欲望,愿望和希望,可以控制人为和有为的思想,就会保持客观理念,自然心态和科学思维,就会向外探索,研究和认知,而非向内欲望,贪婪和奢求;就会培养和发展身外的工具,技术和设备,而非沉溺和呆在身内的梦想,幻想和理想。做事不从刻意,故意和随意出发,而从环境,条件和资源出发,不从理想,目标和愿望出发,而从技术,能力和方法出发,这种思想,思维和思路通常会有更多的成绩,更大的成功和更好的成就。

有什么方法?

首先要认真,仔细和全面地学习知识,经验和教训,要深入,深刻和深邃地研究道理,原理和机理,其次要探索,考察和了解周边的环境,地理和文化,要明白和理解资源,条件和趋势,然后要培养和掌握技术,方法和套路。尽量克制内心的欲望,愿望和希望,尽力克制贪婪,追求和奢望,关注客观的,身外的和心外的因素,事物和情况,坚信道生万物,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坚持方面,要有反馈机制,奖罚制度和进度表盘,而不是单靠刻苦,奋斗和玩命,要有反思,复盘和总结的技术和能力,要有修正,纠正和改正的方法和措施,要有效率,效果和效益的评判和审议;夜以继日是愚蠢的,千锤百炼是盲目的。

有什么证明?

计划经济属于典型的人为,有为和做为,尽管动机,愿望和目标都很高级,高尚和高雅,但结果,结局和结尾通常都很腐朽,腐败和腐烂。厚古薄今属于典型的固执,守旧和尊古,结果都会造成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和死板僵硬,反而失去了优秀的传统,风俗和文化。市场经济带有较强的尊道,积德和无为的特征,缔造了富裕,繁荣和发达;创新改革着眼于进步和发展,获得了更多的技术,更多的财富和更多智慧,反而继承,改善和优化了习惯,风俗和文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