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五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五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
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文标题:关于心理咨询,你不得不知的四点真相
一、什么样的人需要心理咨询?
只要是觉得不快乐,生活中有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的人,原则上都是可以做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针对的并不单纯是心理问题或者疾病(虽然很多人的痛苦和困扰确实是由此产生的),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它针对的是人们的错误思维。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错误的想法,比如夸大其辞(我这次考试考得不好,我简直就是个白痴),以偏盖全(我不会念书,我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笨蛋),非黑即白(如果一个人爱我,那就能包容我的一切,不然就是不爱我)等等,这些错误的想法会让我们应对生活的过程中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
心理咨询能帮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步骤和方法帮助人们改变自己。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每个人都会遇到心理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严重程度,可以将它们分为短期心理问题和长期心理问题两类。
短期心理问题是由生活中某些特殊或较大的变故引发的,比如恋爱矛盾,两难选择等。求助者只是暂时陷入了矛盾和迷惘之中,一时想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该以怎样的标准和价值观进行取舍,其错误思维并不根深蒂固,解决起来也比较容易。咨询师只要通过理解和共情给求助者以力量,将道理阐释清楚,并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求助者可自行主动实施,那么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这样的心理咨询基本在1-3次之内就可以完成。
长期心理问题是由其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与家庭环境造就的,求助者可能从小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怀和爱护,被父母以严厉、冷漠、长期缺乏有效内心沟通的方式进行教育,或者父母一直关系不和,家庭经常吵架、打架甚至已经离婚破裂,父母反目成仇……这些情况都会使得求助者对感情、家庭、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等形成比较悲观甚至偏激的观点,并根深蒂固为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多求助者从小就开始体验深重的悲伤与痛苦,成年之后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可能在自身的工作、家庭、朋友关系上遇到大量的问题,更容易感到迷惘、悲观、痛苦和无所适从,而且找不到行之有效的,令自己解脱和快乐的方法。
这时,心理咨询就不可能仅仅通过说理产生效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两次的咨询绝不可能撼动一个人赖以生存多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求助者若想要真正有所突破和改变,从过去不当的生活模式中走出来,就必须接受长期的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师的关怀、帮助和指引下,努力配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自省,并勇敢质疑、尝试改变过去错误的想法及行事准则,这样才有可能慢慢改变对于生活中人和事的错误观念,建立起新的,适应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长期咨询的长度要视求助者本身问题严重性、个人的性格、悟性及对改变生活的态度而定,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三、心理咨询如何发挥作用?
心理咨询是一项必须由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努力才能圆满完成的工作。短期的咨询是纠正错误思维,而长期的咨询则是人格的重塑和三观的再造。
以童年缺乏关爱和认可,导致日后特别在意他人意见,完全以他人评价来界定自身价值的情况为例,咨询师挖掘出求助者的深层次问题后,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理解和共情,接纳与包容,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的心态和情绪,并准确把握他现在的状态,令求助者感到温暖、安全、被接纳,渐渐开始对咨询师产生信任。
2.帮助其逐渐明白过往经历对个人的影响,并对成长环境和父母的行为有客观正确的评价与认识。
3. 教会其自省并质疑那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引导其正确认识并评价自身,从理智上开始自我肯定与认同。自省和质疑非常重要,须贯穿整个心理咨询的过程,甚至人的一生。
4.在咨询沟通的过程中,推荐其看一些书,给其一些行事建议,慢慢使其对生活和他人有更客观、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渐渐适应良好的生活中建立起自尊与自信,并逐步从理智层面内化成进感觉层面,即不再“只是在道理上懂得,却怎么也做不到”。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与旧习惯巨大阻力的抗争和拉锯,会经常出现反复甚至倒退,必须要耐心,坚持。
5.在新建立起的价值观体系基础上对生活和人性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丰富并充实新的价值观体系,共同寻找到真正适合求助者的生活模式,并帮助其慢慢实践、固化。
可以说,长期的心理咨询是帮助一个人找到真正自我和价值的过程,在这其中,咨询师的个人能力与素质固然重要,但求助者的自身努力更是起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大部分的人止步于第3阶段,他们无法忍受对过去自己的质疑和否定,怯于面对未知的新的生活方式,不愿对抗旧习惯的阻力。要做到这一切确实很痛苦,其程度甚至超过原先生活带给他们的痛苦,但它们只是暂时的,只要克服它们,走过这一关,就会是一片新天地。留在旧的天地中,只能一直在痛苦中打转,直到最后崩溃,或者麻木。因此,痛苦是有价值的财富,还是单纯的折磨,关键看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四、对心理咨询师的选择和评价
据统计,1986年时世界上的心理疗法就已经超过400种了,时至今日,这一数字肯定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求助者可能在寻找咨询师时被五花八门的疗法、理念弄得一头雾水。
因此,在选择咨询师时,如果有条件,求助者可以先设法多了解一点咨询师的情况:他禀持的疗法和理念,他对于心理咨询的看法和理解,他擅长治疗的心理问题等。可以通过咨询师的微博,公众号,发表的文章等渠道收集到这类信息。若求助者赞同并接受该咨询师的理念,那么就可以考虑向他进行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求助者要密切体察自己的感受:该咨询师是否有认真倾听我的诉说并做到适时、准确的共情?他对于我的痛苦和当前的状态是否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是否感受到被接纳,被包容?他所给出的分析我是否能听懂、理解并认同?他给出的建议是否切合实际?我是否觉得有帮助并希望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更多帮助?
若求助者在一次或几次咨询过后,对于上述几个问题基本持否定的答案,那么基本可以判定,这样的心理咨询不算是成功的。此时,不要单纯地将错误归咎于心理咨询师或他所禀持的疗法或理念。其实,只要是经过检验的具有信度和效度的疗法,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心理咨询能否有效果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咨询师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咨询师(及其所禀持的疗法和理念)与求助者的匹配度,求助者自身的努力程度。
若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匹配度不好(如冷静理智、逻辑性极强的咨询师碰上完全感性、毫无逻辑的求助者),或求助者自身的动机和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有误(如求助者来咨询只是希望听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言论,或认为既然来咨询,那么自己的改变就应该由咨询师全权负责,自己不用做什么努力,出了门就必须感觉好多了才算有效),这样的心理咨询同样无法成功。
综上,在做心理咨询前,求助者应先端正自己的求助动机,对心理咨询抱有合理的期望,并尽量多了解咨询师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师。在咨询过后,尽量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对咨询师、自身和咨询本身进行中肯的评价,并和咨询师进行坦诚的沟通,这样才有助于咨询关系的发展,提高咨询的有效性。
==========================
------------拨开眼前的迷雾------------
------------觅得生命的前路------------
---------找到怀念已久的安宁---------
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范围包括人际关系、婚恋情感、青少年困惑、家庭关系、人生规划等问题。
微信号:caohuaining
微信主要致力于心理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价值观分享
新浪微博:搜索“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微博主要剖析心理学热点问题,定期回复求助私信
曹怀宁寄语: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忙着奔向一个个或对或错的目标,却忘了停下来充实自己的心灵,拓深自己的思想,思考现在与未来的命题。本人始终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直击内心深处的精神分析与思想引导,使大家意识到:是停下来想想的时候了!欢迎关注我的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