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企业来说,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随着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而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做出了诸多有益的实践,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低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继续仍保持强劲势头,据商务部介绍,前8个月的对外投资增速为18.7%。这样强势的全球化增速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甚至独领风骚,跨国的企业并购、公司上市屡见不鲜。但是,所谓全球化,不仅仅是进出口产品和收购外企,更重要的是树立品牌国际形象、制定全球发展战略和整合全球资源。在这一方面,中国企业明显还有太多不足和需要学习的地方。
《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的刊物《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依据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究竟什么才是全球化,真正走向全球化的痛点在哪,并用几个企业的实际案例从微观的角度总结了这些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这本书也许会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中国经济的腾飞并给我们实质性的反思。(Kindle商城免费正版)
企业的全球化分为五个阶段:出口型、初期扩张型、国际型、跨国型和全球型。每一个阶段的组织架构和企业定位都会发生变化和升级,也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化道路上行进的中国企业中,既有按照以上路径的不同阶段推动全球化进程的传统行业企业,亦有直接跳跃到后期阶段的新能源行业。行业的差异化让这些企业选择了不尽相同的路径和全球战略,让他们分别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
根据《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上对五家企业:海尔、英利、宝钢、远景能源和青岛啤酒的分析以及自己的思考,我总结出下面几点全球化中的战略要素:
一、 人力资源战略先行。
韦莱韬悦的人力资本咨询全球董事总经理朱莉盖博尔认为,跨文化管理和人才管理是企业全球化过程中的关键。在企业全球化的后期阶段,如何设计人员外派、如何实施当地的政策和项目、如何解决总部和分公司的联络与管理便成为了需要关注的重点。国际上著名的跨国企业如沃尔玛、微软、GE等都在管理人才和培育领导力上更加注重“软”方面的培养:如文化多元性、文化敏感性、良好的英语水平、流动性、全球化心态,这些成为了人力管理的关键环节。
中国著名的能源公司英利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许多中国公司在海外设立分公司时,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外派管理人员,而英利的员工全部是从当地招聘。以英利在美国的分公司为例,其总经理Robert Petrina已经工作了七八年的时间,英利美国的销售额高达3亿美元,这足以证明英利人力资源战略的成功。
二、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国际市场上有一个说法:欧洲的技术、美国的软件、中国的资本和市场。很多中国企业遵循的是“资金买技术”的发展模式,长此以往,中国的产品和品牌永远处于落后和被动的状态。只有主动出击,整合有效的智力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才能真正成为行业标杆,走向全球化。目前中国声誉最好的品牌联想和华为正是抓住了技术优势这一关键。
不仅在科技领域,传统行业也应该注重技术的创新。中国老字号国企宝钢,通过EVI,即早期供应商介入的模式,逐渐实现了“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战略转型。宝钢坚信独一无二的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凭借这一战略定位,宝钢不仅是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也与日产等国际汽车企业建立了扎实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注重品牌和企业形象的打造。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国制造”的产品充斥着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但却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并喜爱中国的品牌。品牌即企业的声誉,它决定着这个企业的影响力和行业话语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其所在国的国际地位。在品牌建设方面,青岛啤酒有着丰富的经验。长期以来,青岛啤酒奉行“品牌驱动”的战略,其愿景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借此改变全球对中国产品低质廉价的负面印象,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的转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举措,青岛啤酒已经成长为全球第六大啤酒品牌,这在发源于西方的啤酒行业已经令人刮目相看。青岛啤酒的总经理孙明波说,青啤要通过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其国际化的远大理想。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是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全球化企业应该注重发展的方面。中国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主体,势必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也拥有着无限的发展机遇。我们一起期待,“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享誉寰宇的那一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