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周老师的赠书,内心十分激动。原本选择了一本,周老师却赠送了两本,这就是圣人的无私。心中无限感恩,只有认真阅读来回报老师的大爱。
首先选择阅读《写作即疗愈》,作者是美国的埃利森·凡伦。作者用自己的经历引导读者认识写作,告诉我们写作是一种文字语言,写作可以写出内心的声音,写作即疗愈。
书的扉页上醒目地写着:“如果你想写作,但又不确定从何处开始,那么可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这句话便是这本书的引语。
迫不及待,打开读了起来。原来,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倾听和理解内心的声音。那些自认为生活还不错,相比他人不好也不坏,样样很优秀。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走着踏实有效的人生之路。却忽略了内心深处那个不太对劲的偶尔较劲与提示,这便是内心的声音。
写作是用来寻找和理解内心声音的基本方法。
阅读到此,我完全能理解写作这几年对我的影响。表面上,我是一个自律的人,拥有体面的工作,穿得光鲜亮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永远不为人知,还要假装无所谓,一切都顺利。有谁知道我内心深处的烦躁与焦虑。正是因为写作,让我变得平和安静。
虽然我写的不够坦诚,不够真实。但是我享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祥和,体验到了写作后的平心静气。
在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虚伪地谈了些冠冕堂皇的面子话,直视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没有用真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虚伪地写了两年多的见闻和感悟。
其实,每个人都有隐秘的忧郁、内心的伤痛、焦虑、黑暗和困惑。只是不想再次面对和回忆,只认为不说不写,就能过去。殊不知这会聚成内伤,影响我们的心情,成为永远的禁锢。
在读这本书之前,老师也提及到写作一定要坦诚,但我从未想过把我的压力和痛苦留在纸上。
反思自己写的文章,看似阳光灿烂,风光无限,传递的都是正能量。其实从未触及我的灵魂深处,这也是读不懂周老师、陶语老师的“道”。不明白悉达多为什么放弃幸福生活去寻道。
阅读了前几章节,从写作的时间,空间都具备写作条件。况且,写作已经成了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接下来需要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深层次打开自己内心的声音,写出真实的自己,达到真正疗愈。
人的三重境界,三次经历,我们已经在路上。只是没有觉察到,需要寻求内心的声音,觉醒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正是修行。
写出内心的声音,用正确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经历的磨难,用过去的经历治愈现在的认知,用文字书写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