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兰在家里也忙得没有停下来。她家的孩子,起名为国民,小民为民民。那天她把儿子用心的打扮一番。民民已经两个月了,长得人模狗样的,已经能乌拉乌拉的对话了。友兰全家人听到这个好消息,为“金珠满堂”大聚会而准备着。让大女儿去买糕点及喜糖等。菊花将自己结婚时的嫁衣,也穿在身上,像给自己过生日一样。一大早,乐得便没有闲下来,还给脸上擦了点粉,看上去比平时更媚了几份。然后抱上孩子,带上家人及女儿,并将准备好的馍馍、糖酒,还有几十斤新鲜水果,让丈夫德胜及孩子全部抬到花嫂子家。她想,今天由花嫂子当家做主。只要热闹,人来的越多越好。但她心里也有些担心,万一冷场怎么办?设席容易请客难。他又想有长春哥身为队干部,他会来收场的。
菊花刚踏进门,便高声喊道:“花嫂子,我来了。”这时,花看见了菊花的一家人,并说:“你人来了就来吗?还带这么多好吃的及烟酒。”菊花说:“在花嫂子这里那敢吝啬呢,嫂子设摊子,我们摆酒。”友兰紧跟上前来,她揭开菊花怀里的孩子小棉被。便说:哟!哟!哟,一个月的婴儿养成这样。那像月娃子呀!真相像四、五十天的婴儿。”这时,花嫂子也凑到友兰前,看了看婴儿祥祥,便说:“菊花人强,孩子也争气呀。”
三个唱主角的娘们,三个婴儿,让这个大院子一下子热闹起来。三家的孩子,友兰的二女儿,菊花的一个女儿,花嫂子的一个女儿及儿子,院子里的五个孩子及巷道里一帮孩子,在院子里玩耍起来。这些孩子们像过节一样,大家在喜庆中相聚在一起,像这样的几家人相聚也是很少有的。每人手里抓一颗糖塞进嘴里。孩子们将小兜也装得鼓鼓的。这也是为孩子们而准备的,因为家里喜添了小弟弟,大家为新生命祝福而庆贺。
这时,庆贺的人们纷纷前来,有的带上给孩子买的帽子,有的在街上撤上三尺花布,有的在家做的鞋子等。刘英也来了,但没有看到长春。她将长春提前为孩子们买好的三床小童毯带来,登记在礼簿上。巷子人看到刘英的礼物不轻呀。纷纷在下面嘀咕着。将送来的这些礼物纷纷摆放在院子里大方桌上,还有条桌上摆放着各种干果及瓜子和糖。前巷后巷前来凑热闹的孩子聚集在院子里,一会儿又在巷道里追赶打闹。
这时,平时不喜欢看热闹的山要,也赶来凑热闹。他是村子里的才子,谁家过亊门上的对联,基本上都出自他手。他因长期怀才不遇,心情压抑,对生产队及大队干部的做法看不惯,他感觉这帮干部在乡下,山高皇帝远,没人管制或约束。有的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笼络人心,谋取私利,把生产队整成烂摊子,地里没有产量,社员没有粮食吃。他想,这种情况早晚是要垮台的。
他今天主要冲着这个题目:“庆功喜宴。”来的,他对这个名字很感兴趣。女人生孩子那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在平常不过的事。你们是把皇子生出来吗?非要搞这样大的聚会。
黄河滩上的女人,真是闹翻了天呀。他们胡作非为,想法设法抬高自己的地位,搞什么庆功宴。山要心里在想,还不如搞一个男人的庆功宴。他有本亊,他能玩转女人,让巷道里的女人为他生儿育女。这帮娘们以生儿子为荣,以儿子为骄傲。山要转了一圈,看了看这种场面,便愤愤地离去。
今天,来这里帮忙的有左邻右舍的女人们。村子里的大厨师徐斌,指挥着手下帮厨的女人,将肉先切好,将所有的青菜洗净晾着,准备立即使用。他把所有的调料集中放在一个大盘子上,便于操作。这位厨师是村子里过红白喜事的大厨,他头脑聪明,条理清。把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他根据眼前的食材,想着今天应该上什么席,能既简单又好看,更能让大家吃的满意。这就是农村家常席,名叫八块五,也是八个凉菜,五个炒菜,五个蒸碗。总管是老赵,他让手下的年轻年人张明、黑娃等五个小伙帮忙。先抬上四张桌子,经过一个多小时上下的协作。一切都安排好了。徐大厨发话了,“菜向上端。”一会儿的功夫,首席四桌人坐的满满的。在闹哄哄中大家拿起筷子,品尝着这些美味。有的能玩在一起的年轻人、中年人划拳猜酒令。划拳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将这次庆功宴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三个婆娘在一起,为今天村子前来祝贺的人们深表感谢。席上的人群一轮接着一轮,很快八轮子,人人都被今天的好酒喝得满脸通红,有的已经难以控制自己的行动,在别人的搀扶下回家。
三个婴儿安静地躺在炕上。菊花与友兰坐在他们身边,观察婴儿的动态。菊花对友兰说:“这个月子坐得我满身热痱子,快要热死人了。”友兰说:“你没有选好时间。”菊花说:“这能由人吗?坐月子的时间看你的造化与命运的。”友兰说:“我们三人只有花嫂子的命最好,三月天,风筝飞满天。是人们放飞心情的日子。”菊花说:“友兰嫂子你还挺能说的。”友兰说:“我在家听孩子们读作文时听到的。”菊花说:“友兰嫂子你命也好。人常说:“人间四月天,胜过活神仙。”友兰高兴地合不拢嘴,并说:“菊花你这巧嘴,别人有八张嘴也斗不过你那一张嘴。”俩人边说边笑了起来。此时,花嫂子听见他俩爽朗的笑声,循声跨进房间门,她看着炕上坐着两个活神仙一样女人,又说又笑。花便说:“你俩这瓜婆娘,今天像吃了喜娃妈奶一样。”这时俩人急说巧辩的说;“花嫂子真是吃了喜娃妈的大奶子。”俩人异口同声地说:“从一大早上嘴一直咧咧着。”这就是我俩的花嫂子,她的确是起得早,腿没停歇,上下迎接着大小的客人,招呼父老乡亲。安排客人上坐,一桌吃过接着另一桌,都是花嫂子亲自挂帅,请客人首先要招呼好客人,让他们来了个个满意,人人都能吃饱喝好。花嫂子在酒桌上还发了言,内容为:“今天虽然备的酒席薄,但只要大家能吃好,热闹便是我们的想法。你们能来为我们女人们长了脸面。”说到此时,友兰与菊花都从炕上下去,站在地上为花嫂子精彩的发言而助威。“讲得好。”此时,花嫂子说:“大家不用客气,你俩的月份少,我都已过了百天了,啥不用再忌顾了。”这时,友兰说:“嫂子,你坐在炕上也歇一歇吧。”他俩硬是将花嫂子往炕上拉。
花嫂子正在说:“不要再推让了,好的,我上炕,再仔细瞧瞧这些小人们脸上的表情。都长得大样,他们几个嘴都长得饱满方正,都令人耐看。花越看越觉得自己的孩子最乖。花将自己的孩子抱起来爱了一下。这时旁边的菊花说:“花嫂子你的心真偏呀。你觉得你娃乖,我觉得我娃乖,天下的女人都有一颗纯正而自私的心。友兰说:“快,谁也别说谁了,都是一个怂德行。”
快到十二点时,所有的客人全部招待完毕。院子里那帮忙的婆娘们正在洗碗。不一会儿的功夫,她们已经将所有用的碗筷碟、酒、盅子全部收拾停当。花嫂子在炕上稍休息片刻,便立刻从炕上跳了下来。从礼桌上端来瓜子和糖,让他们抓一把吃。花嫂子说:“今天幸亏有你们全力相助,才有这圆满的结局。你们辛苦了,给花嫂子帮了大忙。你们记住,以后只要花嫂子还活在世上,谁家有事,我会全力以赴的。”那帮婆娘们点点头与花嫂子告别回家了。
花嫂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刀子嘴,豆腐心。她希望全队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她曾经对队上的女人们说:“如果以后能做生意,我一定不会忘记这帮穷姊妹,让大家一起致富。”但那帮娘们说:“你如果做贼偷粮食,也能叫上我们,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花嫂子说:“那没问题,有我吃的就有你们吃的。”
等到帮忙的老乡们全离开时,花嫂子将今天收到的礼物全部抱在炕上。花嫂子按礼物大小轻重多少件数,给这三个孩子合理的分配。人人有礼,大家欢喜。其中有三个婴儿童毯子,每人先给一条。有三顶帽子,可以每人分一顶。还有十几件花布与小孩鞋子及袜子。花嫂子发话了:“你们俩挑吧,挑剩下就是我的。”友兰说:“花嫂子你今天辛苦了又操心又亲自干活,我和菊花都托你的福了。我俩一人拿上二、三样,剩下都是花嫂子的。”花嫂子说:“我们三人不要见外了。”她说:“谁喜欢啥颜色的花布,请自个儿拿上。不要为这点小事伤了我们之间的和气。”友兰与菊花挑了几样,花嫂子又给了几双童鞋,直到分完。三个人今天都很满意,花嫂子说:“还剩三瓶酒,每家各拿一瓶。”友兰、菊花都不拿,给花嫂子留下吧。友兰说:“留下吧,也算是你今天忙了一天的报酬。”菊花说:“嫂子不要客气,以后在生活上,还需要嫂子的多待见,拜托了。”这时,菊花将孩子包得严严实实告别离开了。友兰将分到的礼物,让女儿用提兜提上。她将孩子也包上了小被子,抱上向家走。今天的庆功宴会上,大家也都满意,高高兴兴地来,欢欢喜喜地回家。也是孩子们一次大团聚。
转眼间,三个小金猪在父母的呵护下,都已长大,四岁多了能在院子玩耍。三个女人度过最困难的时期。花嫂子见到菊花、友兰并说:“这几年都在围着孩子转,已经很少在一起聚聚了。”菊花说:“是呀,我也是这样想的,一天不知忙啥呀,脱不开身。”花嫂子说:“今天下午吧,我给刘英婶子打声招呼,让她在家等我们。”菊花说:“好的,我去给友兰说一声,领上孩子,拿上针线活,去刘英嫂子家聚聚。”这时,花嫂子急忙去刘婶子家,婶婶在家吗?婶子听到声音,掀起门帘一看,是花来了,刘英说:“快进来坐坐。”花说:“不坐了,婶婶你有时间吗?菊花、友兰和我,已商量好,想来你家聚聚。”刘英说:“来吧,下午我等你们。”花嫂子告别后离去。
去刘英嫂子家聚聚,这是花嫂子、友兰、菊花她们三人见面经常说的一句话。她们内心深藏的密秘,谁都不愿意说岀来,人常说:“纸里是包不住火的。”也许时间会告诉人们的。今天一大早庆庆开着地溜子,也就是农用三轮摩托车,拉着父亲去黄河滩河岸边地锄棉花。菊花去刘英嫂子家打过招呼,“让她不要出去在家等候,”刘英在家给上学的孩子做饭,做针线活,比她们三个女人清闲多了。她也喜欢左邻右舍来家里玩,只图个热闹的气氛。除过菊花住在斜对面,随时找机会去。但花嫂子、友兰虽离的很近,农活、家务、孩子小围着家在转。经过四年多的煎熬,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长得乖,有强强、祥祥、民民三个小孩见面也很高兴,在一起撸撸抱抱,如一家人似的。孩子们纯真的个性,不分彼此,相互关心。让三个大人手里拿着活,眼睛直盯着孩子们,有情有意那张笑脸。
刘英嫂子给每人搬小櫈子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针线活,鞋底、鞋绑还有手里拿着捻子,正在捻线,三个女人一台戏,又说又笑。花嫂子正在纳鞋底,只听见拽鞋绳的刺刺的声音,她看着三个孩子,朝大家一笑,“还是菊花那x能,生出娃最心疼。”友兰说:“花你的x不能吗,娃四方脸,大眼睁。”菊花经不住人夸,眼里看着祥祥,越看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乖。心里乐滋滋。刘英心底善良,她看到巷道里的孩子都喜欢,眼前这三个活泼乱跳的三个男孩,她打心里喜欢。她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要能再生一个男孩该多好呀。刘英看着三个孩子说:“你们三个女人都能行,在同一年生了三个小猪仔。让村里人都羡慕死了,村头李季的老婆生了五个女孩,盼着生儿子,结果那年与你们一前一后生的,依然生的女孩,”说到这,刘英叹了一口气说:“生娃这事由不得人呀。”友兰接着说:“是呀,要不然都生儿子,媳妇从哪里找呀!”聊得正热闹时,只看听是孩子的哭声,一看是民民不小心从櫈子上摔下来。刘英扔下手里的活,快速过去抱起民民。拍打着身上的土,并挨个抚摸了三个小孩的头,她看着孩子们说:“在一起好好玩,不要推搡,摔坏了没法在一起玩了。”强强先高声喊了一声“大妈,”民民与祥祥随声叫着“大妈,大妈,”刘英亲切的连声答应,“唉,唉,”她便去房间里拿了三个糖,分别噻在孩子们手中。
菊花、友兰、花这会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并相互砸着洋炮,当友兰说起“娘家的弟弟出门打工时,不慎被机器轧断腿时,”她难过地不停地擦着眼泪,菊花将櫈子搬近友兰,用手揽着友兰的腰,菊花安慰道:“嫂子你不说,都不知道,抽空回河南南阳塘河去看看弟弟,劝解劝解父母,日子还要向前过,七灾八难不知道就可能降到谁的头上呀。”花嫂子说:“友兰别伤心了,回河南老家时,我这有两盒好茶叶,给老人带上,我没父母替我捎上一点礼物,孝敬孝敬爹娘。”刘英过来拍着友兰的肩膀,安慰道:“我最近刚织了几条花床单,回老家给老人带上一条。”菊花知道自己平时忙的不可开交,也想表示一点心意,便从内衣口袋里掏岀二十元钱,硬塞进友兰的口袋里,垫补点路费。友兰此时感受到姐妹般的温暖,压抑了几十天的愁苦,今天当着姐妹的面说出来,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时间过得真快,几个孩子玩得又累又渴,刘英进屋里倒了二碗水凉着,并将大女儿喜风拿來二斤水晶饼,拿出来让大家吃。孩子们拿起水晶饼,不说话只顾吃。刘英将水晶饼每人递了一个。
菊花边吃边说:“嫂子的水晶饼就是好吃,”花嫂子接着说:“这是大女儿喜风买的陕西名点,德懋恭水晶饼。”友兰说:“刘嫂子命好福大,大家跟嫂子享口福呢。”三个孩子吃过水晶饼后,继续在院子里你追我赶玩得满头大汗。这时,花嫂子看了太阳已经偏西,时间不早了,喊着孩子:“强强回家吧。”强强很不情愿地说:“妈让我在玩一会吧。”花嫂子沉下脸来说:“不行,”走到强强跟前,拉着一只胳膊便向大门口走。刘英说:“急啥吗,还早呢?”友兰与菊花感觉快到饭时,拉着孩子都回了家。刘英出门看着他们离去,各回各家。送走她们,刘英回来走到客厅,看了一下钟表,孩子快放学了,进入厨房抓紧时间做饭。
花嫂子的儿女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花的儿女们都已初长大,都已进入百合村小学上学。孩子们上学都很努力,花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女儿琴已经是三年级小学生。有一天,琴回来几次都没见上娘,这次她哭着对娘说:“同班同学的学费及书本费都已交了,老师督催了好几次,让我和秋莲回家向父母要学费。你再不交学费,我不给你念书了。”花看在心里,记在心上。她想到自己从小命苦,父母双亡,没有念过书,到现在大字不识,在外面常闹笑话,男女厕所不分。活在世上像矮了别人许多。是人常说的睁眼瞎子,不会算账实可怜,千元票子当百元。巷子里闲人聚在一起议论,谁没念过书,他从不作声。如果听到有人议论人家婆长媳短之亊,她如果遇上,会当面暴跳如雷,扯开嗓子痛骂的。
琴小学毕业,初中没考上,也不再上学了。她帮着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如锄草、给猪拔草,花身上的担子也轻松了许多。两个儿子,大的名叫宏图,小名叫宏宏,小的名叫宏强,小名叫强强。花经常叮咛两个儿子,要努力学习。强强像花身体一样。结实强壮。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参加五项全能。他的铁饼、铅球、标枪这三项在学校取得一、二的名次。同班的同学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他,敬佩他,他在学习方面也很用功,她能独立完成作业。在语文学科上,喜欢写作文,每次张老师作文题目一出,同学们都炸开了锅,题目不知如何开头。可强强就是喜欢作文。他从入学开始喜欢读写造句子。每次作文写好交上去,张老师对他作文评语很好。如主题突出,语言生动等。老师还将好的段落用红笔勾勒出来,有时还在同学们面前读他的作文。因此,强强更加重视了写作。他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在写作时,尽可能写出新颖的句子和段落来。数学及其他科技方面的书也喜欢阅读。他的成绩一直在中上水平上。强强有一种顽强的学习精神,他与父母且有着同样的做事方式。在他的骨子里深藏着一种倔强而拼搏的精神。强强平时话语不多,但在同学之间信任度高。
放学后,他身边总有四、五个小伙伴,他们形影不离,在一起捉麻雀,一起捉壁虎。他还能自制各种玩具手枪,每一次精心制作,总是别出心裁,同伴非常羡慕。
强强的哥哥宏宏,也爱学习,但每次考试成绩下来不尽人意。因此他学习的劲头受到影响。他喜欢游泳,放暑假后,他常常带领四、五个同伴一起学各种各样的游泳姿式。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差,他们从小过得并不富裕,但也没有饿过肚子。花在儿女的吃穿上,从不马虎。每逢新春佳节时,她前半月为儿女们从头换到脚,将孩子打扮的有模有样,不落俗套。看到儿女们一个个逐渐长大,她心里非常满足。
国庆奋力救陈西大叔。在七十年代初期,黄河岸边所有的村庄,又遇来一次罕见的大水袭击。百合村整个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河岸上,望着眼前庄稼地都变成了滚滚的河流。河水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瓜果及树枝。这天,友兰的丈夫陈西在瓜棚看西瓜。他在睡梦中不知被河水冲向何方。巷里邻居及整个生产队的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一团。人们涌向河岸边,目睹着无情的河水在奔腾着,在咆哮着。友兰领着三个孩子,对着河水拼命地呼喊着,哭成一团。只有大女儿秋秋哭得最伤心。友兰抱着孩子们无助的看着国庆:“庆庆,快去救救你叔吧。”
国庆看到这家人的无奈与痛苦,也不由得掉眼泪。这年庆庆也只有十五岁,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庆庆凭多年勤学苦练的潜水本领,无所畏惧地桃跳进湍急的河水,不一会儿,不见她的身影。友兰有些慌乱,她很后悔,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给长春哥一家人如何交代。天慢慢的亮了起来,黄河水翻滚的气势也缓慢了许多。
友兰看着水势,忽然望见远处一棵大树上有个人影,她的心里一下有了着落丈夫有希望了。这时只看见穿着红背心的庆庆向那棵大树的方向游去。河岸上的人们也看到了希望。这时长春对着河水的中央地方,向陈西大声喊话:“陈西不敢动,你要拼命的抓住树枝,一刻都不能动。”只看到庆庆已经游到陈西眼前。陈西看到庆庆来救自己,他一下子看到了生的希望。他在睡梦中被黄河水不知冲了多少公里,才有幸被这棵大树拦住。
庆庆上气不接下气地游到陈叔面前,看见陈叔面色苍白,一点力气全没。庆庆这时双手抓住树枝,缓歇了几分钟。并说:“陈叔,这段水深足有两米多深,你的身体能挺住吗?”陈西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拼住命了也要和你一起游。”陈西一只手抓住庆庆一只手在水中划水游着。当游到水中间时,陈西突然失去了平衡,河水将他的头部盖过。这时庆庆翻过身潜下水中寻找。有几秒钟的时间,庆庆一手抓住陈叔的头发,将陈叔用力拽上水面。陈叔喝了几口水,咳嗽了几下,庆庆紧紧拉住陈叔的手,便问:“叔,好着吗?”河岸上的人们对着庆庆在呼喊着:“庆庆加油,庆庆加油。”长春心如火燎一样,望着儿子与陈西的身影,让长春既看到了希望,又让他胆颤心惊,必竟儿子年龄小身体单薄。
友兰看着长春大哥,连连夸赞:“庆庆太厉害了。”三个孩子们在满脸的泪水中转为微笑,“爹爹有救了。”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救助,陈西终于被救岸上了。陈西瘫在沙滩上,苍白的脸上夹着一丝丝笑容,拉着庆庆的手说:“多亏庆庆,没有庆庆来相救,我便没有今天的生命了。”陈西打心眼里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三个孩子及友兰围着陈西,幸福地团坐着。这时,秋秋莲莲拉着庆庆的手说:“庆哥哥,你太帅了。”陈西缓了一阵子,一家人告别了长春大叔及庆庆,搀扶着爹爹回到了家。
友兰到家后,先让几个孩子给爹倒水先洗洗。几个孩子经历一场惊喜。他们又说又笑,以后我们也要下水学游泳,练就一身好水性。这时,秋秋将面条在锅里加热后,给爹端过来。陈西一边吃着,一边对孩子们讲着,昨晚发生的经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