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辞旧迎新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扫除晦气,迎接好运。于是在节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面临大扫除任务的我,第一次体验了擦窗机器人。
使用擦窗机器人的原因,来自体力和费用权衡。往年擦窗需要大半天,擦完腰酸背痛,如果想找保洁帮忙,临近年关要不就是很贵,要不就是约不到档期。擦窗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力,并且租金比保洁的人工费便宜多了,于是我想看看科技能带来一些什么改变。
我租的机器确实让人省力了。我租的机器人方方正正的,腹部四周是抹布,两边有滚轮,另两侧有玻璃水的喷口,腹部中间有一个吸气口。机器人通过腹部吸气,和四周贴合玻璃的抹布,可以轻松地通过气压差停留在玻璃上。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算法,基本上可以把玻璃表面整个巡航一遍,配合玻璃水和抹布,轻轻松松地就可以把窗玻璃擦得挺干净。我选了快速模式,机器人大概2-3分钟可以擦完一面玻璃窗,擦完的效果,堪比普通保洁水准,省了我很多体力。
但机器人也还有不如意的地方,省体力但不省精力。最不方便的是要手工换抹布:为了擦得更干净,我几乎是每擦一两个玻璃表面就换一次抹布,换下来后就得搓洗拧干准备再次替换,于是虽然有机器人擦窗,我也得盯着,从擦窗工变成了洗抹布工人。机器人擦的地方,细看还是有缺陷的,角落和顽固污点不是很干净,有洁癖的人还得补擦两下。
如果我来做产品经理,那我对机器人后续的演进方向可能有这样的建议:擦窗机器人可以装水管自己洗抹布,还可以自己跨隔断去找没擦过的玻璃。如果人工智能技术更进一步,人型家务机器人采用人的方法来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回顾这次体验,我觉得擦窗机器人还是挺好的,让我顺利完成了全屋擦窗的任务,打扫完后家里给人清澈透明的感觉。虽然现在的擦窗机器人还有不方便的地方,但科技的进步至少可以降低上门擦玻璃的保洁的劳务费吧。我很期待技术的迭代,明年的大扫除应该可以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