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or远方?你认为哪儿好?

2021.3.25 二月十三•周四

选●择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从现在起,

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

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

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

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

种种是非与议论。

我已无暇顾及过去,

我要向前走.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气温适宜的工作日上午,再一次来到星巴克打卡,简直比上班还勤奋......


最近深圳的天气变化还挺大的,时而大风降温,时而多云晴朗,早上出门如果担心着凉,还得穿上针织外套。


依旧是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位置,尽管周围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大多也是带着电脑,或者是书本学习或者工作。上午的时候可能略为吵杂一点儿,毕竟是在写字楼下,很多人会在约在这里交谈。


也许是最近被过敏折磨的不行,上午吃完药还有点儿昏昏欲睡,当然也可能是休息的太迟了。先是在各大平台上传更新的文章,再适当的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接着看电子书。


以前可能挺喜欢看纸质书的,家里买了许多,阅读却很少,反而是电子书对我而言更为方便。

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并且划线记录笔记,以及当下的想法。当然,纸质书还是会买,但更多的是在阅读电子版后觉得不错,用于收藏。

01  家乡与远方 

前几天在朋友圈征集大家关注的问题,有朋友提到了关于,“年轻人留守家乡与选择远方”的问题,刚好在知乎也遇到了类似的选择问题,所以产生了一些想法。

家乡还是远方,关于怎么去做这个选择,还真是难以抉择。

我记得,当初我毕业之后果断的选择了远方,除了觉得家乡不好玩儿以外,更多的是觉得过于熟悉,反而不愿意留下。


毕竟,年轻人嘛,尤其是刚出社会的年轻人,谁还没有个一腔热血奋勇拼搏的斗志?大城市意味着机会多、见得多、学得多、遇见的人多、好玩儿的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开阔眼界,以及提升思维有所帮助。


圈子不同,话题不一样,当然收获也有所不同。


每个人的家乡都不是同样的水平,有的人家乡本就是一线城市,有的人家乡就是十八线。如果你想去尝试,在另一个城市独立生活,选择一个自己向往的远方,也未尝不可。


如果你觉得家乡发展很好,当然也可以选择留在家乡,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生活。


我不了解你的背景,你的家庭情况,所以也无法劝你做出什么选择。

有的人选择了远方,尝试后觉得失望了,家乡可以回去,为什么不呢?有的人选择了家乡,又突然觉得厌倦了平淡的生活,想去远方看看,为什么不呢?

02

是有什么顾虑吗?也许是的,人们常说的,绕不开的,还是关于人脉。


有人说,如果离开了家乡,再回来时,以前的人脉就浪费了,而家乡又没有人脉基础。在中国的人情社会,总是说着“有人好办事”。

或许吧,但就像昨天说的,人脉的本质还是资源价值互换。与其想方设法去求得人脉,使得自己处于不平等的位置,不如提升自己的价值。


就像那句话说的“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其实,对于处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现在,家乡和远方的对立似乎弱化了不少。毕竟信息获得太容易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很方便,不像以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尤其目前的远程办公也随着疫情的影响,未来将会逐渐发展。除了无法线下面对面交流、部分信息获取渠道的滞后,以及无法实地考察等外,家乡反而成本更低,相对的收入也没有大城市的高。


“深圳挣钱深圳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常常被说到的一句话,确实如此,虽然大城市工资各方面比较高,但是正如物流外卖等较为方便,花钱也很方便呢。


细想一下,目前来到深圳2年零10个月,中间也在家乡待过一段时间,实在是太无聊了,我甚至可以一天踩着自行车走完许多大街小巷。


商场没有什么想买的,景点似乎也没什么可去的,游乐园也没意思,图书馆好像也没有(当然可能是我不知道),就这样晃荡着,一天可太难过去了。

在深圳,尽管就如我目前这样闲着,每天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去看很多花展、画展,参加户外活动,听讲座,各大图书馆任选,就算是看书也可以呆一整天。又或者去海边放松一下,舒缓心情。也可以线下和兴趣相投或相同处境下的小伙伴面基,相互交流。


所以,如果只是就我而言,家乡与远方的最大不同,就是可能性吧。


如果别人问我该如何选择家乡还是远方,我会建议,如果家乡并不发达,则可以选择先去远方看看,累了倦了,家乡一直都在。


其实,最近家里也时常要我回去,在老家做个英语老师,然后找个男朋友,完成“工作稳定”和“人生大事”。

03

我有时候也在问自己,当初选择来到深圳是为了什么?一如现在的问题,如果继续留在深圳,考虑的是什么?


我很享受这里的气候适宜、喜欢大家积极向上学习的氛围、感受每个人为理想拼搏的坚持,这是一个很有力量、充满活力的城市。或许我还没能为其创造些什么,至少能够有所收获,不也挺好吗?


这里的可能性,就是如果你想,你便可以成为想要的样子。

在这里,你感受不到年龄偏见,或许二十多岁在老家已经算是大龄女青年,但在这里,二十几岁才刚刚开始,还没很年轻,一切都充满着希望。没有人会因为到了什么年龄,就必须完成什么事儿,也不会因为到了某个年龄,就被否定。

人生很长,不要因为地域而限制了自己的思想,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非黑即白的选择,你可以去尝试各种选择。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

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

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