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于这句话,朱子的《论语集注》是这样解释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同。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悦。朋,同类也。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含怒意。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
用白话解释是这样的:“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一开始,我一直觉得朱子解释的很有道理呀,学习之后时常温习和练习,然后把知识掌握,取得好成绩,是很开心呀;有朋友特地从远方来看我,说明我人缘好呀,他重视我这个朋友呀,那我当然很开心呀;别人不了解我,我也没办法呀,那我如果想做一个有德的人,那我就只好不怨恨、不恼怒咯,谁让君子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呀,完美的人应该不会生气吧,你是不是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联系实际想想,就觉得朱子的解释太不接地气了。读书的时候,几乎每个老师都会跟我们说,你们回去一定要去复习呀,但是真的能回去复习的学生有几个?如果时常温习真的那么快乐的话,那为什么大家都不怎么愿意去复习呢?“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这才差不多吧。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部分时间我是非常欢迎朋友来的,但是当我没什么钱的时候,朋友来了,我怎么办,让朋友请客吗?怎么可能啊!那也不能随便请吧,街头小吃快餐店,毕竟人家是大老远赶来的。而且,除了吃饭以外,可能住宿还得我负责呢。而且我觉得,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很多时间都是没什么钱的吧,等你年纪大一些有钱的时候,你的远方朋友们也没那么愿意走动了吧。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指含怒。就是说,别人不了解我,我怎么才能知道别人不了解我呢,那我总得先跟他说说话,我才能知道他了不了解我吧。我跟他对话了,然后他骂了我,我知道他不了解我了,我不打他,不骂他,我心里不开心一下就可以吧!这也不可以,那才是君子,那谁想做君子啊,这只有机器人能做到吧!
相比之下,我觉得南老的观点更能够学以致用。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是指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不是我们读书就叫做学问,不念书就不叫做学问。
所以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看到别人做事的时候,也能反省自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那自己自然能进步,一旦进步了,自然就很愉快,也越来越愿意去思考了。
第二点,接着下来,是说做学问的人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
我觉得理解了上面两句之后,第三句就很好理解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会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自己痛切反省,不怨天尤人,这样才是君子。
这样一想,是不是君子就没有那么冰冷了呢,坚守初心,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就是君子呀。
而这三句话的核心是“乐”,那什么是乐呢?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自然是“人不知而不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