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上大学时候学过心理学,好多年过去了,如今,那些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再次谈到气质这个词语,熟悉又陌生。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一书,第七章,作者卢志丹,再次把这个词语提了出来。
气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指脾气、性情、脾性等。教育学上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叫“因材施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针对孩子的气质特征,对其施以引导和教育。家长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就必须摸清孩子的气质特征,巧施话术。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特点。通常心理学把气质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针对不同气质、秉性的孩子,有的放矢的对孩子加以引导。
(1)胆汁质,特点是:易兴奋,不受约束,容易激怒,故又叫“兴奋型”。在古典小说中,张飞、史湘云是胆汁质类型,脾气急躁,容易冲动。
沟通引导:软言细语,引导孩子克制暴脾气,建议孩子学会从生气中转移。引导孩子学会宽容谅解。
(2)多血质,特点是:反应灵敏,外表活泼,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外界环境,故也叫“活泼型”。如古典小说中的燕青、王熙凤属于这类气质,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善于待人接物。
沟通引导:鼓励赞扬活泼型孩子,适当给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和行为规范,避免孩子没有判断是非标准。
(3)粘液质,特点是:坚韧而行动迟缓,比较安稳,故又称为“安静型”。如古典小说中的林冲、薛宝钗,能忍耐,较保守,善坚持。
(4)抑郁质,特点是:胆小,善感,比较孤僻,心很细,又叫“抑郁型”。如古典小说中的林黛玉,心细如发,多愁善感。
沟通引导: 粘液质和抑郁质孩子讲话,注意不要高声、瞪眼;表扬要突出细节,不提出要过高要求;不要追问过多的问题;不要催促内向的孩子做决定;不要打断孩子的话。
最后,文中写到:每种气质类型都各有利弊,并不是胆汁质、多血质的孩子一定成功,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孩子一事无成,气质类型可以后天培养适当改变一点。
例如:我家宝宝平时安静内向、胆小、细心,但观察力很强,是主要粘液质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抑郁质的气质类型。以后和孩子沟通过程中让我感觉更有针对性,面对她偶尔的小心机我也更有对策!读完这章感觉收获很多!
“因材施教”,你学会了吗?
如果读完本文你有收获,欢迎点赞,评论,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