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着小伙伴做了一次上门整理,这次整理让我对“委托人不参与或部分参与整理流程”这个话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基本情况
三口之家,两层复式。
之前与老人同住,后来买了新房,老人到新房居住。
委托人需求
原来物品较多,老人搬离后用不上,所以需要做全屋整理,留下需要和心动的物品。
整理-第一天
委托人未参与整理。这天的整理主题是衣服,但多数衣服是委托人个人的,她因忙于工作不得已而未能参与整理。
01 委托人未参与,我们没办法按照其细致的生活习惯和动线进行整理,只能略过筛选流程,而依据我们的经验来清空集中、分类、空间规划、收纳。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委托人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部分物品查找和使用不便的情况。
02 委托人当天晚上回来再筛选,因时间和体力限制,这时只能粗略过一遍,而不能在整个整理流程中细心观察、思索。
为何要思索?其实整理的每个过程都有值得思索的细节,这种思索也是自我了解的过程。一个物品,从我们想要,到购买、使用,再到丢弃,每个动作的背后都有意识流做支撑。也就是说,我们的家现在的样子是行为习惯的体现;行为习惯是思维习惯的结果;思维习惯能够说明我们的心态或者我们对生活对自己的态度;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能量;而能量的高低,是我们感觉是否幸福的关键。
整理,就是让我们回归到高能量状态的方法之一。
整理,也是通过与物品对话,了解自己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再去调整意识观念从而提升自己生命能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如果花了那么多钱,我们把这么好的机会舍弃,只收获一个秩序整洁的家,却没有对自我行为和意识进行一次整理,那是不是很亏呢?!所以,我个人是非常建议,即使是找专业整理师上门整理,自己最好还是全程参与,审问慎思明辨,你会受益匪浅的!
个人理解,这也是近藤麻理惠所说的“人生”整理的真意所在。
整理-第二天
委托人参与了筛选流程。这天的整理主题是小物品、食品及用具,这两类物品的特点是多、杂。在整理时,三位整理师负责对物品进行清空集中、分类和收纳,由委托人负责筛选,不参与整理的其他流程。委托人只参与筛选,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01 重复性的筛选动作会让人的精神和身体都很疲劳。
02 委托人未能参与整理的所有流程,这意味着她并没有自己学会整理。后期,如果委托人及家人不能将物品及时归位,或者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整理好的家可能会复乱。
最后
委托人虽然没有参与整理的全流程,但从仅有的筛选流程中,委托人已经思考到一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并与我们做了分享,这让我们非常开心。但是,如果这次的整理节奏再放慢一点儿,委托人更多地参与到整理的每个过程,是否会有更多的收获呢?
当然,现在的工作节奏这么快,每天累成“狗”,有点时间只想瘫着对吧!这个是特别能够理解的!但是整理可以把我们代入到高能量层级爱和喜悦,虽然辛苦,整理后的喜悦--除了掌控物品空间,也掌控自我行为,是不是很有意义呢?!
在此,也非常感谢委托人和小伙伴授权发布这篇文章!
文中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