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早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空气都是湿的。每年的这个时候,家族有一场聚会,拜山扫墓。
葬制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文明标志之一,虽说尘归尘土归土,但人类特有仪式让生命的价值得已延续,让文明积淀,传播。我的先祖们在粤北山区定居,风尘仆仆,走南闯北却不离本根,家族往上数二百年上下的墓地都完好保存,年复一年,一代传一代,在早春的某个日子,族人聚齐,共同祭拜。这充满仪式感的日子,充满着我成长的记忆,关于宗族团结,关于亲情孝道,关于过往的回忆与将来的畅想,总会在这些时刻被长辈提及,至今我更多的是倾听,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也会成为后辈眼里那个讲故事的长辈,对我而言,这是自然更替,角色转换甚至感觉不到一点突兀。我想这就是传承的应有之义。
人很矛盾。大多时候要告诉世界,我们唯物;更动情的瞬间,却又纠结于心境。有时候我想,同在这蓝色星球,国人求死后留名,而西方重现世享受,我们渴望祖先的佑泽,死后更重风水之说,在物是人非的百十年后仍期待福泽绵长,也许如此,才有数千年的文明不曾更断,虽历经风雨,却也传承至今。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地处亚欧板块,幅员辽阔的国人倒真是山的性格,巍峨耸立,绵延不绝。作为从中原迁徙至粤北山区的客家后裔,我深知自己对山的眷念。然世事周转,今之时代更崇拜海洋,以变求成。看今之中国,东强西弱,海兴山颓,近三十年之成就,无非一个变字。
如此,也有些自嘲,山民之性格与时代不合。再细思这,成也变,败也变,水无常形归于海,山无常势却永恒。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山与水的智慧不在于某时之得,更是一世所求,山水相依,岂不乐哉?
及此,倒是心安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