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很火的一个帖子,你为什么讨厌狼人杀,看了各类评论,我也想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这个游戏…
其实大多数评论的人逻辑都是因为狼人杀被高配们设立了各种规则,被高配们标准化,所以很讨厌。他们在询问,为什么我女巫要开药呢,留给预言家不好吗?为什么预言家必须上警呢,警下玩不好吗?…其实并不是狼人杀被高玩标准化,没有人能标准化一个游戏,现在的狼人杀的规则和套路,都是大量玩家在追逐游戏最优解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的。这些最优几乎都是能通过科学来解释的。(我才疏学浅,可能不是很到位,见谅。)
首先基本假设,人都是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简单一句,玩游戏想赢。如果像有些人说,我玩这个游戏就是为了社交为了快乐,不想赢,那我无须和你对话了,说一个游戏你一点也不想赢,违心。然后我们用博弈论的囚徒困境来解释一下为什么预言家和狼人都要上警抢警徽,如下图:
第二,为什么说后置位的人更有发言优势呢,整个游戏可以看成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博弈论中,你摄入的信息越多,你的后验概率就越高,你的判断就会越准确,这也是为什么越到最后你越能看清局势,因为你可能获得了所有信息。理论上是这样,而实际差距却很大,这是因为我们假设每个人的能力相当,实际上个体差距体现在对于误导信息的处理和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发言游戏,你有巨大的信息量,和通过你的语言能力将你的信息很好地表达出来获得好人信任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这也是为什么狼人杀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原因。如果你要问我为何要做假设,我只能说这是科学的方法告诉我的。
所以回归到基本假设,你想赢,就要回归到这些最优解上来,就会形成所谓的规则和套路,我觉得整个过程就像我们对于轮子的理解,我们最开始看到车轮会想,为什么轮子会是圆的而不是多边形的呢,于是我们可能会去用多边形的轮子去试一试,当然你会说,我不跳预言家也有赢得时候,我不否认,圆的轮子和多变形的轮子都可以达到终点,可大多数人都选择不那么颠簸且高效的圆轮,相同收益,人们会选择风险低的选项。所以比较一下,不难做出选择。
那是不是“标准化”抹杀了游戏的趣味性和多元性呢?当然不是,举个简单的例子,12人标准局的板子出现在各种节目中无数回了,而我现在看pandakill玩仍然觉得精彩,游戏的多元性体现在不同人和不同角色之间的轮换,每个人的都是独立的人格,轮换到不同的角色,大量不确定性的碰撞也是游戏的不确定性和精彩之处,这也是为什么每一轮开始会抽牌,游戏不断加入新角色的原因。同样是狼,JY拿和李斯拿,囚徒拿,都是不一样的精彩的,这可能才是精彩本身。因为归根结底,这是一个社交游戏。
回到社交游戏,这个游戏对于我的吸引力还在于,在游戏中我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格,我要学会去揣摩这些人言语后面的动机与心态,我认为这是一项很重要的社交训练,举个例子,前几天,summer(我老板)在一局游戏中让一个金水前置位发言,那个金水可能自称高配,当场就指责summer你会不会玩之类的话,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不难看出这个人的素质与自负,大家都是从新手一步步过来的,我也是无数次被骗无数次站错队,所以我不知道他的优越感从何而来呢?更不用说一个男士在公共场合对一个女性指责,如果换成说,我是金水,你应该让我后发言,因为绝对不会混淆视听,我会尽量把我好人的的想法表达出来,我们更可能赢,结局和场面会截然不同,对于这种人,我的观念一向是:在不触及我核心利益的情况下,我不会理你,我不是你朋友没有义务去纠正你,当你的缺点被纵容暴露给所有人看到的时候,生活是必会对你造成大良的麻烦和阻碍,这才是最好的惩罚。如果说很多人讨厌狼人杀是因为所谓高配们的指责,我只能说是这个人的问题,而不是游戏本身的问题。JYC的大叔说过,我和饮料也不是所谓的高配,只是我们玩的比较多,能够快速的反应出来他们用的套路和模式,然后发言好一点而已。对于新手来说,站错边并不可怕,我们还可以复盘学习进步,这个游戏最厉害的不是一直站对边,而是站错边还能站回来,最终取得胜利,毕竟,谁不会犯错呢?就像一个优秀的辩论选手,正反两面都可以辩论。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我在游戏中看到的人格、积累的经验和揣摩人的方法都会帮助我去生活,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张未知身份牌,我会去根据交谈信息去判定这个人,如果他是“狼人”我会抗推他出我的朋友圈,如果他是“好人”我会用我的方式劝说他站我的对,如果他“预言家”我会站他的边让他成为我的伯乐。学会揣摩人的发言意图,分析别人决定自己的发言方式,享受思维碰撞的乐趣,我想这是我为什么仍然喜欢狼人杀和辩论的原因。(打辩论习惯了性上升到价值)
最后的最后,有人会说,这就是一款简单的游戏,想这么多干嘛,对,正是因为这是一款你认为的简单游戏,所以我们不会像二龙一样把他推广到全国风靡,我们也不会像JY一样为它开公司甚至有全国连锁的目标,我们也不会像各个平台一样去出节目,其实它并不简单,而我也只是爱思考一下而已。
以上
感谢nash的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