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免费不免票,要在它的公号上提前预约,只能预约近三天的。
现在暑期,想要预约当天的票非常难,很多时候去预约的话会发现三天都是没票。
因而很多人只能采取变通的办法,买个特展票,比如现在的法门寺珍宝展,或是价格便宜点的天子驾六坑,同样也都能进洛博。
去博物馆是下午2点多,入口处排着长龙,都快排到大门口的广场上了,看来大家来洛博的兴致都很高。
等进到大厅之后,发现里边的人更多,而且很多都是穿着唐服,画着精致面容,带着步摇头饰的小姐姐,她们好像是从大唐盛世穿越而来。
刚好下午3点有志愿者的讲解,便跟着听讲解的队伍一起走。一路边听边看,只是一楼三个常设展厅里的人太多,各种团体人群,显得非常的嘈杂。
志愿者老师就带了一个小蜜蜂,声响不是很大,一路听得也不是很清楚,只能是连蒙带猜的去听讲解。
之前在我们的印象中它是九朝古都,这次又刷新了数据,原来洛阳跟西安一样也是十三朝古都,特别是曾作为三代的都城,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还有东周王城。
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再加上汉魏都城,以及隋唐的东都,将洛阳一下子推到了历史的顶峰。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道,吾人若一游西安、洛阳、安阳、商丘以及济南、曲阜诸平野,溯大河,历广土,茫茫乎,苍苍乎,徘徊俯仰之间,必能想像我民族先民伟大创基之精神于依稀仿佛中也。
如今的洛阳,最多只能算是个三线城市。上次过来的时候,市内正在修地铁,现在已经开通了两条线路,这在中西部的非省会城市中也不多见。
在观看过程中,发现有一个文物前面排着长队,排队的都是身着唐服的小姐姐,她们很多都是牵着手成双入队,目的是为了跟一对牵手的女俑进行合照。
这可谓是洛博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是文物本身,而是成百上千个身着唐服精致容装的小姐姐。
志愿者老师讲的非常细,每个展厅的开头都会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背景,讲文物时也会介绍一些基本常识,因而花的时间就比较长。
等到进入第三展厅时,已经快讲了两个小时,时间也快来到了下午5点。
要知道这里下午5点半就下班,后面的石刻馆还有二楼的几个馆还都没看,便不敢再听下去,赶紧去其他馆走一走瞧一瞧。
在第三常设展厅门口的一副地图上发现一个错别字。汉魏洛阳城西北角有个金镛城,那个镛字有个金字旁,但地图上的镛字却缺了金字旁,变成了金庸城,这样就好像跟香港写武侠小说的金庸有关了。
估计当时是用拼音打字的,默认的就是这个金庸,而不是不常见的金镛,因而容易搞错。
这个金镛城也很有名,它有些像冷宫一样,犯错的一些皇亲国戚都会关在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