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定理:在孤立系统里,熵增是永远存在的。
而孤立系统是一个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整理房间:
整齐的房间
随着时间流逝,变脏的房间
要是一直不整理房间,随着时间的流逝,积累的灰尘只会越来越多。
只要没有人为的干涉,熵增会一直持续。房间总不会通灵,自己整理自己。
可是,万一有一天所有灰尘突然消失不见,房间突然变得十分干净,那这个就是熵减。但由于可能性无限接近0,这种事情很难发生。
因此,熵增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熵减。而符合熵增的,都非常舒适和容易。
这就是为什么自律会如此困难。因为勤奋本身就是熵减的过程。
而世间中的一切都在做着可能性最大的事,也就是熵增。
回到我们的问题。确实,我们也是由能量组成的,而能量是不会被摧毁或增加的,但由于我们是能量组成的宏观态,形态一旦发生改变,也就意味着我们死了。
换句话说,假设沙子不会被摧毁或增加,一粒粒沙子是能量,而搭建起的沙堡则是我们人类。去过海边玩过沙子的读者都知道要想维持沙堡可不容易,只能使用有限的方式类似于加水等,才能暂时性的固定住沙堡。可惜这不是永恒,沙堡终有一天会被摧毁,而沙子则不会。
薛定谔曾经说过生命以负熵为食
生物所摄取那些让他们生存下去的能量,就是一种熵减的表现方式。例如新陈代谢和我上面说的加水等。
可惜所有生命有死亡的一天。不管怎么做,我们也无法想修仙小说一样活个几千上万年。
我们希望的是人定胜天和永垂不朽,而这似乎只在梦里出现过。